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灵隐寺晚归》
《灵隐寺晚归》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独行幽涧坐云根,石暖蒸霞屐齿温。

绝壑逢人猿乞食,荒寮无佛鸟称尊。

寒山一点通樵径,落叶千林打寺门。

徙倚危亭归未忍,沿溪寻月到黄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独自漫步于幽静的山涧之中,与自然界的生灵和谐共处的场景。首联“独行幽涧坐云根,石暖蒸霞屐齿温”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自行走于深邃的山谷中,脚下的石板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温暖的光芒,仿佛连空气中的云雾也被这温暖所蒸腾,让诗人的屐齿也感受到了这份温暖。这种对细节的捕捉,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颔联“绝壑逢人猿乞食,荒寮无佛鸟称尊”则通过“猿”与“鸟”的形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生动性。在深不见底的峡谷中偶遇觅食的猿猴,它们似乎在向行人讨要食物,而荒废的小屋中,鸟儿自称为尊,似乎在这片荒凉之地拥有了自己的领地和尊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也暗含了对自然界中弱小生命生存状态的关注与同情。

颈联“寒山一点通樵径,落叶千林打寺门”将视角转向了更为广阔的自然景观。寒山的一点绿意,指引着樵夫的路径,而千林中的落叶,轻轻敲打着寺庙的大门,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为寂静的山林增添了几分生机与神秘。这一联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和谐之美。

尾联“徙倚危亭归未忍,沿溪寻月到黄昏”则是全诗情感的升华。诗人站在高高的亭台上,徘徊不前,不愿离去,直到沿着溪流寻找月光,直至黄昏。这一行为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留恋,更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感悟,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脱。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江神子/江城子.别子似,末章寄潘德久

看君人物汉西都。过吾庐。笑谈初。

便说公卿,元自要通儒。

一自梅花开了后,长怕说,赋归欤。

而今别恨满江湖。怎消除。算何如。

杖屦当时,闻早放教疏。

今代故交新贵后,浑不寄,数行书。

(0)

戏书圆觉经后

圆觉十二菩萨问,吾取一二馀鄙哉。

若是如来真实语,众生却自胜如来。

(0)

江山庆云桥·其一

草梢出水已无多,村路瀰漫奈雨何。

水底有桥桥有月,只今平地怕风波。

(0)

国士一首

五陵少年铜乳臭,哲肃何甘作牛后。

曲合污世乡愿徒,俗学聋瞽纷芜莠。

文士规模正始间,风流可喜未曾有。

志士机敏常济务,斡旋金谷捷趋走。

取乱尤须见兵势,料敌先应决攻守。

至言硕画安危机,却顾前思能审究。

服戎角力乃兵耳,入幄造膝直禦寇。

人心天意归有道,务穑训学臻富寿。

自古迂儒无益算,盖世奇才实天授。

谁能剡牍出公言,明年定取单于首。

(0)

次梅斋严韵

振条裂石寒飕飕,霰集黄昏天为愁。

若兰政恐远庭户,健步斸本移岩幽。

断魂能返神可雪,照夜薰天欲奔月。

妖韶敷艳满东风,肤清骨秀无相绝。

(0)

夏日叹二首·其二

褫絺肆簟扇忘閒,轿担肩赪走市阛。

湫隘蛙蜩欢嘒里,扫除风月广轮间。

曷云时燠长无冷,却谓天高只好还。

传癖词源粗超轶,拟如梅尉乐吴山。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