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源山》
《清源山》全文
清 / 林朝崧   形式: 古风

名山近在城东道,隔年游兴今朝果。

不乘肩舆不跨马,病馀一试腰脚好。

山花含笑谷鸟啼,引人步步登天梯。

不知置身高几许,渐觉对面紫帽低。

半山亭子一回首,俯视孤城大于斗。

城中双塔笔露尖,城下长江一线走。

更行更高喜欲狂,眼底直欲穷蛮荒。

越王一去二千载,当年驻马知何方?

却寻裴公尸解处,烟霞古洞黄冠住。

炉香飘出石门来,时有游人占梦去。

神仙有无我不知,榕根小憩亦支颐。

一杯山茶解我渴,使我两腋清风吹。

更登绝顶望沧海,云涛浩渺家何在?

乘风我欲便东归,惆怅故乡人事改。

搔首峰头泪满巾,何时海底更扬尘?

朗吟飞下千峰去,故国江山愁杀人。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林朝崧所作的《清源山》,描绘了作者游览清源山的所见所感。首句“名山近在城东道,隔年游兴今朝果”,表达了对久违的山水之约的实现。接下来通过“不乘肩舆不跨马,病馀一试腰脚好”展现了作者病愈后徒步登山的轻松愉悦。

“山花含笑谷鸟啼,引人步步登天梯”以生动的自然景象烘托出登山的乐趣,而“不知置身高几许,渐觉对面紫帽低”则写出随着海拔升高,视野的变化。半山亭子处,“俯视孤城大于斗”,诗人以夸张手法描绘城市景色。

继续攀登,诗人感叹历史变迁,“越王一去二千载,当年驻马知何方”,遥想古人踪迹。在裴公尸解处,诗人想象仙人生活,“炉香飘出石门来,时有游人占梦去”,增添了神秘与超凡的色彩。

最后,诗人登至绝顶,遥望远方,“云涛浩渺家何在”,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乘风我欲便东归,惆怅故乡人事改”,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全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历史的深深思索。

作者介绍
林朝崧

林朝崧
朝代:清   字:俊堂   号:痴仙   籍贯:台湾彰化县雾峰乡   生辰:1875-1915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猜你喜欢

齐天乐九首·其二

金铃犬吠笼鹦睡,纱窗骤添寒绪。

斗帐围香,篝灯倚暖,预觅探春新句。

吟情正苦,更索索疑风,萧萧似雨。

谩捣红冰,相思却到断肠处。

东阑有人步玉,恨铺平藓径,好事偏阻。

雁阔书稀,乌栖檐静,冻涩五更更鼓。

才听又住,怕压损阶前,小梅一树。

向晓开帘,漫天都是絮。

(0)

浣溪沙十八首·其四

浅帻凉尊事已非,西风催换薜萝衣。

小山堂下旧人稀。

秋水满塘随鹭宿,斜阳一树待鸦归。

再来惟有梦依依。

(0)

南京

愔愔坊陌傍深春,活活河流雨过浑。

花鸟几时充贡赋,牛羊今日上丘原。

犹传柳七工词翰,不见朱三有子孙。

我亦前生梁楚士,独持心事过夷门。

(0)

钱塘怀古题仙源云仍家谱

钱塘潮水急于雷,千载兴亡亦可哀。

神器固知关气运,朝廷何以任奸回。

诸陵秋草空遗恨,南海风帆更不来。

宇宙茫茫今古意,江山回首又尘埃。

(0)

咏东华翠嶂

东华高嵯峨,幽胜冠今古。

禅房卧白云,籁空静尘土。

悬壁削芙蓉,丹枫衬红雨。

竹月粘碎金,松风集鸣杵。

一涧玉龙嘶,千仞飞鸟舞。

翠色摇沧溟,雄螺跨天府。

岩花染素流,秋月漾寒渚。

有客邀我游,扪萝觅仙侣。

八竑壮胸襟,万山攀石许。

(0)

拜谒黔宁王庙

曾聆玉帐肃徽音,俯仰清祠感慨深。

客袂尚馀他日泪,羁怀不改旧时心。

耳闻种德都成玉,眼看栽松尽作林。

每岁骑箕滇海上,手分云液散甘霖。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