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东华翠嶂》
《咏东华翠嶂》全文
明 / 伍堣   形式: 古风

东华高嵯峨,幽胜冠今古。

禅房卧白云,籁空静尘土。

悬壁削芙蓉,丹枫衬红雨。

竹月粘碎金,松风集鸣杵。

一涧玉龙嘶,千仞飞鸟舞。

翠色摇沧溟,雄螺跨天府。

岩花染素流,秋月漾寒渚。

有客邀我游,扪萝觅仙侣。

八竑壮胸襟,万山攀石许。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东华山的壮丽景色,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之美。诗人伍壄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东华山的巍峨、幽静、清雅与雄奇融为一体。

首句“东华高嵯峨,幽胜冠今古”直接点出东华山的地理位置和独特魅力,它在古今中都占据着超凡的地位。接下来,“禅房卧白云,籁空静尘土”描绘了山中禅院的宁静与超脱,白云缭绕,仿佛与世隔绝,尘嚣尽去,心灵得以净化。

“悬壁削芙蓉,丹枫衬红雨”则展示了山壁的峭立与色彩的丰富,如同芙蓉般精致,丹枫在雨中更显鲜艳,形成一幅动人的画面。接着,“竹月粘碎金,松风集鸣杵”运用比喻手法,竹叶在月光下闪烁如碎金,松涛声中似乎有捣衣声回响,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氛围。

“一涧玉龙嘶,千仞飞鸟舞”描绘了山涧的清澈与飞鸟的自由,玉龙般的水流发出悦耳的声音,千仞之高的山峰上,飞鸟翱翔,自由自在。最后,“翠色摇沧溟,雄螺跨天府”以大海和天空为背景,进一步强调了东华山的广阔与雄伟,翠绿的山色在海天之间摇曳生姿,雄螺(可能指某种山峰或地标)跨越天际,象征着东华山的非凡地位。

“岩花染素流,秋月漾寒渚”则是对岩石间花朵与流水的细腻描绘,秋月下的寒水泛起涟漪,增添了几分凉意与诗意。最后,“有客邀我游,扪萝觅仙侣”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探索山林的乐趣,以及寻求心灵深处的伴侣,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东华山的自然景观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伍堣
朝代:明

伍堣,字君晓,汉族,清流城关人(生卒年不详)。明崇祯十五年(1642)特奏进士,曾任刑部陕西清吏主事,后被罢。四年后,又出守海南,任雷州知府。著述甚多,有《春秋旭旨》等专集行世。
猜你喜欢

千秋岁·其二叶审言生日

当年文焰,蜀锦词华烂。年正少,声初远。

手攀天上桂,书奏蓬莱殿。

人尽道,洛阳盛事今重见。千尺青苍干。

直节凌霄汉。天未识,应嗟晚。

饮残长寿盏,归奉春皇燕。金叶满。

擗麟且受麻姑劝。

(0)

闻友人过吴

诗囊挂在船篷上,吟过江枫落叶中。

为恐吴笺题不尽,秋风先燥数堆红。

(0)

咏史二首·其二

碧树童童荫屋庐,分明青盖画龙车。

南阳病叟成何事,便谓枯池活得鱼。

(0)

出关偶题

一曲长歌浙水寒,绨袍空往又空还。

咸阳若有山东志,莫放苏秦又出关。

(0)

解语花

晴丝罥蝶,暖蜜酣蜂,重檐卷春寂寂。

雨萼烟梢,压阑干、花雨染衣红湿。

金鞍误约,空极目、天涯草色。

阆苑玉箫人去后,惟有莺知得。

馀寒犹掩翠户,梁燕乍归,芳信未端的。

浅薄东风,莫因循、轻把杏钿狼藉。尘侵锦瑟。

残日绿窗春梦窄。睡起折花无意绪,斜倚秋千立。

(0)

后过书坞夜坐

下驾官桥黄岘东,二十五里名新丰。

慈竹色如芦苇白,石楠顶结樱朱红。

纸灰养火冬将尽,趺坐看书暖渐融。

且蓄春雷归地底,放令晴雪满山中。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