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窗闲,人已静。玉兔初升,银烛光摇冷。
倦倚画楼栏自凭。庭院深深,墙角花枝映。
小池新水明如镜,霜打残荷,几点无多剩。
瘦减腰肢力不胜。无奈伤秋,愁绝鸳鸯病。
绿窗闲,人已静。玉兔初升,银烛光摇冷。
倦倚画楼栏自凭。庭院深深,墙角花枝映。
小池新水明如镜,霜打残荷,几点无多剩。
瘦减腰肢力不胜。无奈伤秋,愁绝鸳鸯病。
这首《苏幕遮·秋闺》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闺阁女子的孤独与哀愁画面。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绿窗静谧的夜晚,面对月光、烛影、花枝、池塘和残荷等自然景物时的思绪。
“绿窗闲,人已静”,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幽静、空旷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玉兔初升,银烛光摇冷”进一步渲染了夜色的清凉与宁静,月光与烛光交织,增添了几分寒意。“倦倚画楼栏自凭”,女子倚靠在画楼的栏杆上,独自凭眺,表现了她的疲惫与孤独。“庭院深深,墙角花枝映”,深邃的庭院与花枝的映衬,既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也烘托了女子内心的寂寞。“小池新水明如镜,霜打残荷,几点无多剩”,小池中的清水如同明镜,映照着霜打后的残荷,几片残荷零星散落,象征着生命的凋零与衰败。“瘦减腰肢力不胜”,女子因思念或忧愁而消瘦,无力支撑自己的身体,形象地表达了她内心的痛苦。“无奈伤秋,愁绝鸳鸯病”,面对秋天的萧瑟,女子感到无可奈何,甚至联想到鸳鸯失偶的悲凉,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女子在深秋季节的孤独、哀愁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梅溪辟家塾,辱与英俊游。
回首五年旧,子独终始周。
善交固耐久,厚德堪镇浮。
异时行所蕴,无愧祖绛侯。
二年客贤关,倾盖皆故人。
况我同舍郎,何异手足亲。
齑盐共牢落,灯火同悲辛。
坐觉岁月忘,所赖朋友仁。
西风起天末,淅沥吹江蘋。
思归适所愿,惜别还沾巾。
祖席歌骊驹,别肠转车轮。
离索恐孤陋,重来约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