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冰弦之皎洁,扣玉㢩之玲珑。
叹曲高而和寡,溯遗音于郢中。
恍飞霙之来下兮,忽烟霭之溟濛。
乍回旋兮,舞鸾鹤于仙岛。
俄散漫兮,屑琼瑶于帝宫。
沾璧槛,洒珠栊,皎兮若梨花之带月,翩兮似柳絮之因风。
萧萧兮疏竹,谡谡兮劲松。
喜清光兮照眼,快颢气兮蟠胸。
乃知声音之微妙兮,移造化之功。
顾兹曲之冷淡兮,琴每罢而座空。
独余情其爱悦,抱幽素兮忡忡。
抚冰弦之皎洁,扣玉㢩之玲珑。
叹曲高而和寡,溯遗音于郢中。
恍飞霙之来下兮,忽烟霭之溟濛。
乍回旋兮,舞鸾鹤于仙岛。
俄散漫兮,屑琼瑶于帝宫。
沾璧槛,洒珠栊,皎兮若梨花之带月,翩兮似柳絮之因风。
萧萧兮疏竹,谡谡兮劲松。
喜清光兮照眼,快颢气兮蟠胸。
乃知声音之微妙兮,移造化之功。
顾兹曲之冷淡兮,琴每罢而座空。
独余情其爱悦,抱幽素兮忡忡。
这首清代张梁的《琴意诗(其二)白雪》描绘了一幅清雅脱俗的琴声画卷。诗人以冰弦和玉壺为喻,赞美了琴音的皎洁与玲珑,感叹其高妙却难以觅得知音。他将琴声比作飞雪降临、烟霭弥漫,时而在仙岛上回旋,时而在帝宫中散漫,如梨花带月、柳絮随风,营造出空灵飘逸的意境。
接着,诗人通过竹声松韵的自然音响,进一步烘托出琴音的清新与舒畅,让人感到心旷神怡。他认识到琴声的魅力能超越凡尘,甚至影响天地间的气息。然而,尽管琴曲冷淡,曲终人散后,只剩诗人独自沉醉其中,满怀抱负之情。
整体上,这首诗以琴声为载体,表达了对高雅艺术的热爱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沉的情感世界。
异时小杜高眠地,几向秋风听楚江。
身世浮云那可计,试留双竹守寒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