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郎写竹出吴兴,潇洒纵横似更能。
昨日蒲庵庵里见,云根风骨更崚嶒。
王郎写竹出吴兴,潇洒纵横似更能。
昨日蒲庵庵里见,云根风骨更崚嶒。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崧对王郎所绘竹石图的赞赏之作。首句"王郎写竹出吴兴",点出画师王郎的籍贯和擅长的技艺,他来自吴兴,擅长画竹,显示出其独特的艺术才华。"潇洒纵横似更能",描绘了王郎笔下的竹子神韵生动,既有竹子本身的挺拔与自由,又展现出画家的精湛技艺和个性风格。
接下来,诗人回忆起在蒲庵庵中见到的另一幅画作,"昨日蒲庵庵里见",那里的竹石图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云根风骨更崚嶒",形容画中竹子的根部如云般深厚,风骨峻峭,形象生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精神上的触动。
最后,诗人提及这幅画的传承经历,以及自己对画作主人赵文敏公的敬仰,通过题诗表达对王叔明画技的景仰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通过对画作的描绘和评价,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高度欣赏。
岸然道貌烟霞友,青眼相逢与我厚。
花木清幽荫竹轩,草亭潇洒大如斗。
华表千年鹤已飞,园林易主空沾衣。
至今重过西州路,鸦啼茖日迟迟归。
易堂久擅中郎调,高山流水时歌啸。
东轩偶为一挥弦,松韵泉声彷其妙。
我素不识琴之音,泠泠静听清人心。
我亦不知琴之曲,抑抑漫聆空尘俗。
昔闻无弦陶渊明,能得琴趣薄琴名。
我欲问君弦指妙,到底指鸣共弦鸣。
弹罢无言拂衣起,满天明月凉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