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信秋词五首·其三》
《长信秋词五首·其三》全文
唐 / 王昌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裴回。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0)
注释
奉帚:手持扫帚,指打扫卫生。
平明:清晨。
金殿:华丽的宫殿,这里指皇宫。
团扇:圆形的扇子,古代女性常用的物品。
裴回:同徘徊,来回走动,表示犹豫或悠闲的样子。
玉颜:形容女子美丽的容颜。
不及:比不上。
寒鸦:冬天的乌鸦,这里可能指其羽毛的光泽。
昭阳:汉代宫殿名,这里借指皇帝所居之处,日影指阳光。
翻译
清晨时分宫门开,手持扫帚缓缓行,团扇相伴暂徘徊。
美丽的容颜比不上乌鸦的色泽,它还带着昭阳殿上的日影飞来。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作品,收录在他的《长信秋词五首》中。这是一首描写宫廷生活和皇后的容貌的诗。首句“奉帚平明金殿开”,设定了一个庄严而辉煌的宫殿场景。帚是古代用于除尘的工具,金殿则象征着皇家的富贵与权力。这里通过“奉帛”来表达对皇后的尊崇,同时也映衬出朝政的清明。

接着,“暂将团扇共裴回”,诗人用了一个生动的画面:皇后手持团扇,准备离开,她与侍女共享一把扇子,这不仅是对凉爽的一种追求,也隐含着一种温馨和谐的宫廷生活。

第三句“玉颜不及寒鸦色”,则是一个突转。诗人用了一个意象,皇后的脸色如同寒冷中鸦鸟的羽毛般苍白,这里并非贬义,而是一种对皇后容貌的赞美,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

最后,“犹带昭阳日影来”,则是诗人对皇后的形象进行了深层次的描绘。昭阳通常指的是晴朗的太阳,这里的“日影”暗示着皇后即便不在,但她的光辉依旧存在,仿佛连阳光都能带走。这既强调了皇后的威仪,也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刻印象。

总体而言,王昌龄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他精湛的描绘技巧和独特的情感表达,将宫廷生活中的细节与皇后超凡脱俗的美貌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庄严又温馨的意境。

作者介绍
王昌龄

王昌龄
朝代:唐   字:少伯   籍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生辰:698— 756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
猜你喜欢

寄郑道士二首·其一

常忆苏耽好羽仪,信安山观住多时。

不知玉质双栖处,两个仙人是阿谁。

(0)

比干传

昏王亡国岂堪陈,只见明诚不见身。

想得先生也知自,欲将留与后来人。

(0)

送支使萧中丞赴阙

八年刀笔到京华,归去青冥路未赊。

今日风流卿相客,旧时基业帝王家。

彤庭彩凤虽添瑞,望府红莲已减花。

从此常僚如有问,海边麇鹿斗边槎。

(0)

送人赴职任褒中

物态时情难重陈,夫君此去莫伤春。

男儿只要有知己,才子何堪更问津。

万转江山通蜀国,两行珠翠见褒人。

海棠花谢东风老,应念京都共苦辛。

(0)

秋霁后

净碧山光冷,圆明露点匀。

渚莲丹脸恨,堤柳翠眉颦。

蝉已送行客,雁应辞主人。

蝇蚊渐无况,日晚自相亲。

(0)

早秋宿叶堕所居

池荷叶正圆,长历报时殚。

旷野云蒸热,空庭雨始寒。

蝇蚊犹得志,簟席若为安。

浮世知谁是,劳歌共一欢。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