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京四千里,遥途今已逼。
杨柳何萧萧,秋风吹长陌。
云深塞草黄,露重秋江白。
仰视天宇宽,俯觉微躯窄。
对景斯怅神,当秋频作客。
忽忆四明山,山中有旧宅。
神京四千里,遥途今已逼。
杨柳何萧萧,秋风吹长陌。
云深塞草黄,露重秋江白。
仰视天宇宽,俯觉微躯窄。
对景斯怅神,当秋频作客。
忽忆四明山,山中有旧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行至京城的所见所感,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开篇“神京四千里,遥途今已逼”,既点明了旅程的遥远,也预示着即将抵达京城的激动与紧张。接着,“杨柳何萧萧,秋风吹长陌”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离别与思念的氛围,杨柳的萧瑟与秋风的吹拂,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
“云深塞草黄,露重秋江白”则进一步渲染了旅途中的景色,深邃的云层、枯黄的草原、沉甸甸的露珠、白色的秋江,构成了一幅凄美而壮阔的画面,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
“仰视天宇宽,俯觉微躯窄”两句,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天地与自身渺小的感慨,既有对大自然宏伟壮丽的敬畏,也有对个人生命短暂的无奈。
“对景斯怅神,当秋频作客”则直接抒发了诗人面对美景时内心的惆怅与孤独,尤其是秋天这个季节,更易引发思乡之情,频繁的客居生活让这种情感愈发强烈。
最后,“忽忆四明山,山中有旧宅”一句,将思绪拉回故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怀念与向往,这种情感在旅途中尤为强烈,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柔软与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位远离家乡、奔波于旅途中的诗人的复杂心境,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又有对亲情、友情的深切怀念,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情感深度。
上年慈母怀乡泪,愁杀啼鹃耳畔飞。
归计任荒扬子宅,喜情自入老莱衣。
秣陵五马开樽待,荆渚双鱼荐馔肥。
能为圣朝全孝理,贤声行色两光辉。
未消残雪在墙阴,昼景昏昏似日沈。
土冻转愁花信远,天寒唯仗酒分深。
笑谈四座相欢色,富贵三朝不动心。
诗句一传人竞写,也应潜购到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