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登蓬莱阁,海日望茫渺。
转瞬已三竿,烂缦祥云绕。
仙禁本舒长,恩光何荡浩。
故山恋春晖,陈情自拜表。
以此判霄壤,平生心未了。
岂敢恋丘壑,高怀出林杪。
回首长安远,西望空缥缈。
偶然辟蓬蒿,三间非构造。
所嗟羲驭驰,难为鲁戈倒。
长愿爱景光,六合尘霾扫。
颜楣曰延晖,余年乐熙皞。
三径松菊存,荣枯在苍昊。
君向阁外吟,情景赅多少。
山川自清淑,蹉跎人易老。
遑遑欲何求,长生安可祷。
晚节葆桑榆,安土根常好。
昔登蓬莱阁,海日望茫渺。
转瞬已三竿,烂缦祥云绕。
仙禁本舒长,恩光何荡浩。
故山恋春晖,陈情自拜表。
以此判霄壤,平生心未了。
岂敢恋丘壑,高怀出林杪。
回首长安远,西望空缥缈。
偶然辟蓬蒿,三间非构造。
所嗟羲驭驰,难为鲁戈倒。
长愿爱景光,六合尘霾扫。
颜楣曰延晖,余年乐熙皞。
三径松菊存,荣枯在苍昊。
君向阁外吟,情景赅多少。
山川自清淑,蹉跎人易老。
遑遑欲何求,长生安可祷。
晚节葆桑榆,安土根常好。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刘绎创作,名为《延晖阁和吴信卿茂才次韵》。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首句“昔登蓬莱阁,海日望茫渺”,诗人回忆往昔登临蓬莱阁时,海日初升,茫茫大海一片渺远。接着“转瞬已三竿,烂缦祥云绕”描述时光流逝,转眼已是日上三竿,祥云缭绕,展现出一种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壮丽。
“仙禁本舒长,恩光何荡浩”则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与对恩泽的感慨,仙界的宁静与浩瀚与人间的恩惠形成对比,流露出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故山恋春晖,陈情自拜表”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与对自然之美的热爱,通过表达对春天阳光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敬仰之情。
“以此判霄壤,平生心未了”表明诗人对世间万物的深刻理解,将个人的情感与宇宙的广阔相对比,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岂敢恋丘壑,高怀出林杪”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超脱,不沉溺于山林之美,而是追求更高远的精神境界。
“回首长安远,西望空缥缈”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长安作为古代政治中心的象征,代表了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偶然辟蓬蒿,三间非构造”则是对生活态度的体现,即使身处简陋之中,也能发现生活的美好,不以物质的丰富作为幸福的唯一标准。
“所嗟羲驭驰,难为鲁戈倒”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与对改变现状的无力感,羲驭指太阳运行,鲁戈倒比喻无法挽回时间的流逝。
“长愿爱景光,六合尘霾扫”寄托了诗人对光明与纯净的渴望,希望世界充满光明,消除一切污浊。
“颜楣曰延晖,余年乐熙皞”表达了对晚年生活的乐观态度,即使年岁已高,也愿意享受生活的乐趣。
“三径松菊存,荣枯在苍昊”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即使经历荣枯更迭,内心依然保持平静与坚韧。
“君向阁外吟,情景赅多少”最后以对友人的邀请结束,鼓励友人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吟唱,感受生活的无限可能。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清论从来满士林,君王今日为虚襟。
谋维已熟言难废,势位虽隆望亦深。
可否谨须要至理,穷通知不异丹心。
北风会到江南路,日上城头听好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