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扁舟、万山环处,平铺碧浪千顷。
仙人怜我征尘久,借与梦游清枕。风乍静。
望两岸群峰,倒浸玻璃影。楼台相映。
更日薄烟轻,荷花似醉,飞鸟堕寒镜。
中都内,罗绮千街万井。天教此地幽胜。
仇池仙伯今何在,堤柳几眠还醒。君试问。
□此意、只今更有何人领。功名未竟。
待学取鸱夷,仍携西子,来动五湖兴。
放扁舟、万山环处,平铺碧浪千顷。
仙人怜我征尘久,借与梦游清枕。风乍静。
望两岸群峰,倒浸玻璃影。楼台相映。
更日薄烟轻,荷花似醉,飞鸟堕寒镜。
中都内,罗绮千街万井。天教此地幽胜。
仇池仙伯今何在,堤柳几眠还醒。君试问。
□此意、只今更有何人领。功名未竟。
待学取鸱夷,仍携西子,来动五湖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远离尘世、寻求心灵寄托的向往。开篇“放扁舟、万山环处,平铺碧浪千顷”直接将读者带入一个波光粼粼的大自然之中,水天一色,山峦环绕,给人以广阔无垠的感觉。
诗人接着写道“仙人怜我征尘久,借与梦游清枕”,表达了对远离尘世的向往,希望得到仙人的怜悯,让心灵得以在清净的梦境中得到安息。紧接着“风乍静。望两岸群峰,倒浸玻璃影”描绘了一幅山光水色的画面,山峦倒映于水中,如同一块透明的玻璃一般静谧。
“楼台相映。更日薄烟轻,荷花似醉,飞鸟堕寒镜”则是对湖上景色的一种描写,楼台在阳光下投射出美丽的影子,荷花在水中摇曳,仿佛醉酒一般,而飞鸟则偶尔掠过水面,如同穿梭于寒冷的镜面。
“中都内,罗绮千街万井。天教此地幽胜”诗人赞美这里的城市建筑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是上天所授予的绝佳之地。而“仇池仙伯今何在,堤柳几眠还醒”则是一种对过去仙境的怀念,对曾经居住于此的仙人的追问。
最后,“君试问。□此意、只今更有何人领。功名未竟。待学取鸱夷,仍携西子,来动五湖兴”诗人在询问现在是否还有能够领悟这份寂寞之美的人,而自己则是抱着未竟的功业和名声,希望能够像古代的隐者一样,带上妻子,去体验五湖的风光,从中寻找精神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深切愿望,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高远志趣和深厚的文化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