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方求食,高堂咫尺违。
长忧吾道失,不恨世情非。
耕凿惟诗笔,经营是钓矶。
自来颜色好,因啖越山薇。
白首方求食,高堂咫尺违。
长忧吾道失,不恨世情非。
耕凿惟诗笔,经营是钓矶。
自来颜色好,因啖越山薇。
这首诗名为《白首》,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年迈之士在晚年追求生活与精神的满足,同时表达了对人生道路和世态炎凉的深刻思考。
首句“白首方求食”,点明了主人公已至暮年,仍在为生活奔波,体现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接着“高堂咫尺违”一句,表达了对未能尽孝于父母身边的遗憾,体现了对亲情的深深眷恋和无奈。
“长忧吾道失,不恨世情非。”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忧虑和对世态炎凉的淡然态度。诗人虽对未来的道路充满担忧,但并不因此而怨恨社会的不公,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心境。
“耕凿惟诗笔,经营是钓矶。”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他以耕种和写作作为生活的常态,以垂钓作为心灵的寄托,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最后,“自来颜色好,因啖越山薇。”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喜爱的食物——越山薇,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这里的“颜色好”不仅指食物的颜色,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平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老年生活、亲情、人生道路、自然与艺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艺术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复杂世态中的超然态度。
平生几交游,念往常恍惚。
始从五州数,却自他邦述。
徐州殒川鱼,叶县飞凫舄。
吴兴罢童迎,汉殿空履迹。
鲸鱼渺洪波,长城堕立壁。
元龙漫豪气,子云终执戟。
诗坛绝韩吕,诗友无道释。
文章固能传,事业竟何得。
是皆我深知,半亦君旧识。
更将写其心,悲甚不能笔。
朝晖熏我肌,不饮类酣适。
夕阴惨我颜,所抱非隐戚。
昼夜无停机,日月布常职。
浮生任变灭,二者互出没。
汝忧何从生,汝喜何自得。
阴晴况莫料,暄暖难屡必。
顾虽甚蒙昧,讵敢规造物。
衾裯欠宵具,薪炭乏预积。
未免形语言,宁知见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