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围山木合,百磴屋檐重。
古穴成幽井,疏林散晓峰。
响泉那更月,啼鸟此无冬。
台上朝朝看,天边处处供。
四围山木合,百磴屋檐重。
古穴成幽井,疏林散晓峰。
响泉那更月,啼鸟此无冬。
台上朝朝看,天边处处供。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自然韵味的画面。首句"四围山木合"展现了四周山峦环抱,树木葱郁,封闭而宁静的环境。"百磴屋檐重"则写出了山中小径曲折,房屋密集,仿佛屋檐层层叠加,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
"古穴成幽井"运用了比喻,将古老的洞穴比作深邃的井,暗示了历史的沉淀和岁月的痕迹。"疏林散晓峰"进一步描绘了稀疏树林中,山峰在清晨阳光下若隐若现的景象,透露出一种清新与宁静。
"响泉那更月"描绘了泉水潺潺,月光洒落其中,动静结合,创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啼鸟此无冬"则写出这里鸟类繁多,即使冬季也仍有鸟儿鸣叫,显示了生态环境的生机盎然。
最后两句"台上朝朝看,天边处处供"表达了诗人对虎溪景色的喜爱,无论是每日登台远眺,还是放眼望去,都能欣赏到这如画的天边景色,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赞叹和享受。
总的来说,陈藻的《虎溪》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处远离尘嚣的山间胜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览眺陟雄渭,钦访降周原。
苍松翳广殿,碧岫当崇门。
气畅百形丽,迹胜千古尊。
繄昔此夫子,壮志等昆崙。
折衷既罔谬,为道久弥尊。
微言亦屡示,至德要独存。
悲哉迹自远,邈矣述者繁。
精英顾莫逮,糠秕宁可飧。
讲严理益晦,源涸流岂奔。
幽怀每长喟,景秽言复吞。
人生本虚舟,汎汎随去住。
名缰苦萦之,奔走在道路。
空馀袒括悲,滂沱几春露。
金闺幸通籍,恩湛亦希遇。
九原如可作,日色射银鹭。
依稀见羹墙,声容非像塑。
心浓地转隔,夜永梦屡屡。
墓门有芭蕉,松桂亦无数。
日落玄猿啼,黄能挂高树。
儿身恨飞鸟,有翼可飞度。
天王重柔远,归使每妪煦。
馆伴劳近臣,皇华载驰骛。
行行古融州,好近星火铺。
六年今始归,一日见坟墓。
黄麻当此时,有不论物故。
寂寥人散后,星月鬼神聚。
咿婴或曲跽,天降此翁妪。
谁无生子孙,唯此称独步。
儿心尚哽咽,不及生反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