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清泠一镜收,明霞点点在中流。
惊鳞忽捲桃花片,劳尾徐牵赤玉钩。
万里江湖宽出入,半庭烟雨足沈浮。
翻波菡萏时相傍,窥沼鵁鶄迥自愁。
咫尺清泠一镜收,明霞点点在中流。
惊鳞忽捲桃花片,劳尾徐牵赤玉钩。
万里江湖宽出入,半庭烟雨足沈浮。
翻波菡萏时相傍,窥沼鵁鶄迥自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边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动态美。诗人以“咫尺清泠一镜收”开篇,巧妙地将眼前的景致比作一面镜子,强调了水面的清澈与平静,同时也暗示了观者视角的局限性。接着,“明霞点点在中流”一句,将视线引向水面中央,描绘出霞光与水波交织的美丽画面,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感。
“惊鳞忽捲桃花片,劳尾徐牵赤玉钩”两句,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水中的生灵与自然界的互动。鳞片的跃动、桃花的飘落,以及鱼儿悠然自得的游弋,构成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而“赤玉钩”的出现,虽是静物,却为这幅动态的画面增添了几分趣味和神秘感。
“万里江湖宽出入,半庭烟雨足沈浮”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从局部的水面上升至更广阔的天地,表达了自然界中万物生长、变化的无穷魅力。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广阔与复杂,以及其中蕴含的深意。
最后,“翻波菡萏时相傍,窥沼鵁鶄迥自愁”两句,以荷花和水鸟的形象,再次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荷花的翻动与水波的轻拂,以及水鸟的孤独与忧愁,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又暗含了对生命状态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水边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