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长松入杳冥,殿前功德水泠泠。
气因定鼎千林紫,山托传灯万古青。
群鹿避人过隧道,寒花迎客媚空庭。
草堂蕙帐今馀几,笑诵楣间旧勒铭。
十里长松入杳冥,殿前功德水泠泠。
气因定鼎千林紫,山托传灯万古青。
群鹿避人过隧道,寒花迎客媚空庭。
草堂蕙帐今馀几,笑诵楣间旧勒铭。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金陵山寺诗八首(其三)灵谷寺》描绘了一幅幽深静谧的山寺景象。首句“十里长松入杳冥”展现了寺庙周边松树成荫,延伸至远方,显得深远而神秘。接着,“殿前功德水泠泠”以流水声衬托出寺庙的宁静,功德水象征着善行与修行的洗涤。
“气因定鼎千林紫”一句,通过“定鼎”暗指江山稳固,千林紫气缭绕,寓意佛法如山,永恒不衰。“山托传灯万古青”则进一步强调了佛法的传承,如同山峰般屹立,照亮万古长青。
“群鹿避人过隧道”描绘了自然与寺内和谐共处的画面,鹿儿避开人群,穿过隧道,增添了山寺的野趣和生机。“寒花迎客媚空庭”则是写寒冬时节,花朵依然盛开,迎接来访者,为空旷的庭院增添了几分温馨。
最后一句“草堂蕙帐今馀几,笑诵楣间旧勒铭”,诗人感慨草堂和蕙帐(可能指僧人的居所)如今所剩无多,但仍能笑对往事,在门楣上诵读古老的铭文,表达了对历史沉淀的敬仰和对僧侣生活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灵谷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体现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深深敬意。
勿谓重阳把一枝,嗟予何限古人思。
灵均自著离骚日,元亮长歌归去时。
未晓只疑犹泫露,开门忽见满疏篱。
要呼四海平生友,来醉花前金屈卮。
玉华山来自何处,巉巉拔立陵紫烟。
上有干云切霄之苍松,下有迸崖漱壑之清泉。
长河西来齧山足,燐火白日明峰巅。
浮岚暖翠入窗户,六月殿阁风泠然。
我来岂暇吊古迹,俛仰但喜遗嚣喧。
心魂澄澈耳目醒,如脱世故游神仙。
平明却入俗尘去,回首烟萝羞满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