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声呜咽柳阴残,节序惊心强自宽。
把盏沧江忘日暮,湿衣清露动宵寒。
凉风汉苑悲团扇,明月湘皋泣紫兰。
最是关河摇落易,天涯无奈欲归难。
蝉声呜咽柳阴残,节序惊心强自宽。
把盏沧江忘日暮,湿衣清露动宵寒。
凉风汉苑悲团扇,明月湘皋泣紫兰。
最是关河摇落易,天涯无奈欲归难。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北游诗二十一首(其三)立秋》描绘了秋天到来时的凄凉景象和诗人的离愁别绪。首句“蝉声呜咽柳阴残”以蝉鸣和凋零的柳树,渲染出秋意渐浓的氛围,哀婉而动人。次句“节序惊心强自宽”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试图自我宽慰,但内心仍难以平静。
“把盏沧江忘日暮”写诗人借酒浇愁,沉浸在江边的沉思中,直至夜幕降临也浑然不觉。接下来,“湿衣清露动宵寒”进一步描绘夜晚的凉意,露水打湿衣裳,寒气侵人,暗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
“凉风汉苑悲团扇”借用汉代宫苑的典故,表达对往昔荣华的怀念,以及如今处境的落寞。最后一句“最是关河摇落易,天涯无奈欲归难”直抒胸臆,感叹关山阻隔,即使有归乡之心,也难以实现,流露出深深的羁旅之愁和思乡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秋景的哀伤与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十年前事翻疑梦,重逢可怜俱老。
水国春空,山城岁晚,无语相看一笑。荷衣换了。
任京洛尘沙,冷凝风帽。
见说吟情,近来不到谢池草。欢游曾步翠窈。
乱红迷紫曲,芳意今少。
舞扇招香,歌桡唤玉,犹忆钱塘苏小。无端暗恼。
又几度留连,燕昏莺晓。回首妆楼,甚时重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