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甲午六月卧病柔川呈地主五首·其一》
《甲午六月卧病柔川呈地主五首·其一》全文
元 / 潘伯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西界群山半削成,平居怅望指高青。

银河上水通三石,玉笋馀云散五星。

旷岁移家方失路,连城带甲此谭经。

不图颠沛流离日,树色溪光满户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病中对自然景色的感慨与思考。首句“西界群山半削成”,以简练之笔勾勒出群山峻峭的景象,展现出一种雄浑壮丽的自然风光。接着,“平居怅望指高青”一句,表达了作者在平时对远处青山的向往和思念之情,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

“银河上水通三石,玉笋馀云散五星”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将银河、水、石头、云彩等自然元素巧妙结合,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夜空图景,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旷岁移家方失路,连城带甲此谭经”则转而表达出作者对于人生道路的迷茫与探索,以及在特定环境下的自我反思。“旷岁”表明时间的漫长,“失路”则暗示了人生的困惑与不确定。同时,通过“连城带甲”这一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于社会、政治层面的思考,以及在复杂环境中寻求出路的决心。

最后,“不图颠沛流离日,树色溪光满户庭”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即使是在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他依然能够从周围的自然景观中找到心灵的慰藉,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作者在逆境中的坚韧与乐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作者介绍

潘伯脩
朝代:元   字:省中   籍贯:黄岩

伯脩,字省中,黄岩人。至正间,尝三中省试。方谷珍乱,劫致之海上,欲官之,不从,遂死于难。应梦虎作诗吊之,有「嵇康未必轻钟会,黄祖何曾爱祢衡」之句。今读其诗,缠绵感慨,多出入于二李之间。如《燕山秋望》、《丙申元旦》诸诗,则忠君爱国之心,固蔼然溢于言外也。
猜你喜欢

追和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

镜潭弄秋月,始知秋兴长。

金龟能换酒,客鬓不嫌霜。

(0)

追和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一

碧水碧如淀,染成秋浦愁。

长桥通驿道,危堞起朱楼。

荡桨谁家女,菱歌自风流。

江心雪浪涌,知解渡江不。

却羡云中雁,低飞过北州。

(0)

白玉笙

白玉笙,咸通十三年琢成。

琢成匠人十指秃,进奉明堂声妙曲。

当时应赐恩泽家,流传至煜煜好奢。

高堂日日听吹笙,不知国内非和平。

仁兵万众一旦至,国破苍黄笙堕地。

虽然讹缺未苦多,却落人间为宝器。

管长纤纤剥笋束,况值吴姬指如玉。

不见排星换掩时,自然天韵来相续。

昔时祸乱曲,今日太平歌。

兴亡不系白玉笙,但看君王政若何。

(0)

玉泉庵

遥派落天潢,分崖射璧光。

山从千古润,江得一源长。

风雨无时作,珠玑满谷量。

淄渑欲谁辨,愿借易牙尝。

(0)

还杨恬天隐长官家集

经世才高若命何,微茫骚雅寄编摩。

纯音已落人间久,孤愤犹存集外多。

喜看仙巢鸣鸑鷟,重闻古匣奏云和。

殷勤归秩非无报,谁为沉文吊汨罗。

(0)

木门早行

白虎前峰数尺高,露华萧飒满征袍。

只知眼底簿书静,岂意山中车马劳。

石夹雨馀重按辔,草间风动几横刀。

通途闻说无多地,踊跃身轻意气豪。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