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跃龙桥》
《跃龙桥》全文
清 / 王易   形式: 古风

荡荡跃龙桥,日夕千轮蹄。

先生挟书策,一月百过之。

康衢久闻谣,古道何坦夷。

有桥无病涉,劂功人未知。

朝从桥南来,暮从桥北去。

既去复何求,不忆来时路。

月在桥上头,水在桥左右。

水月自清新,行人总孤负。

贪夫逐利过,志士猎名骤。

笑予仅冯生,甘属众庶后。

江湖多风波,陵岳多嵯峨。

茧足嗟何归,不如守槃薖。

一丘我无依,守书如守陴。

但令一矢存,壁门宁易开。

为侠当尽狂,为儒当极腐。

龙跃吾何期,斯桥傥终古。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跃龙桥的繁忙景象和诗人对桥的独特感受。首句“荡荡跃龙桥,日夕千轮蹄”展现了桥上车马络绎不绝的热闹场景,犹如龙腾跃动。诗人“先生挟书策,一月百过之”,以自己的频繁经过,反映出桥的重要交通枢纽地位。

接着,诗人通过“康衢久闻谣,古道何坦夷”表达了对道路畅通无阻的赞美,而“有桥无病涉,劂功人未知”则暗含对桥梁建设者的敬意,认为这座桥的便利性尚未被人们充分认知。

诗人感慨“朝从桥南来,暮从桥北去”,生活简单而重复,却“不忆来时路”,暗示了他对繁华背后的淡然态度。月光与流水在桥上的倒影,被他形容为“水月自清新”,然而“行人总孤负”,似乎在说人们往往忽视了身边的美景。

诗人进一步借“贪夫逐利过,志士猎名骤”批评世人过于追求名利,而自己“笑予仅冯生,甘属众庶后”,选择坚守读书生活,视书籍为庇护所,象征着对知识的执着和对浮躁世态的超脱。

最后,诗人以“江湖多风波,陵岳多嵯峨”比喻人生的艰难,表达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茧足嗟何归,不如守槃薖”,宁愿守着简朴的生活,不愿随波逐流。他坚守书本,如同守卫城墙,强调知识的力量和价值。

诗的结尾,诗人提出“为侠当尽狂,为儒当极腐”,倡导作为文人的狂放与忠诚,同时期待跃龙桥能长久存在,象征着他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坚守。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王易

王易
朝代:清

王易(1889~1956)语言学家,国学大师,擅长诗词。原名朝综,字晓湘,号简庵,江西南昌人。1889年农历7月27日生。王易1907年考入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1912年毕业。二十年代初,与彭泽、汪辟疆同时执教于心远大学。后远游北京执教于北京师范大学。1926年秋天,进东南大学(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的前身),任教七年。王易一生的辉煌时期是在中央大学。他和汪辟疆、柳诒徵、汪东、王伯沆、黄侃、胡翔东被称为“江南七彦”。王易多才博学。工宋诗,意境酷似陈简斋,书法初学灵飞经。写有多部著作如《
猜你喜欢

似法椿长老

山林有福足慈云,一耐中閒百废新。

诗榻话香来雅伴,斋钟声好撼禅邻。

红颜药力如平日,青眼梅花又小春。

欲赞法身安稳处,年年松竹长精神。

(0)

用长孺七夕韵

炳炳双星从古然,滔滔多话到今传。

渺茫河上曾无事,醉梦人閒自并缘。

妄不易祛姑立我,巧如可乞岂为天。

痴儿甘受三年诈,独有崔生此话贤。

(0)

醉中示梅山弟二首·其二

两山合秀水流中,茅屋相忘松竹丛。

时节往来容易事,菜汤艾酒一家风。

(0)

弟观为众奉里神于丹山僧舍有五绝因趁韵·其四

老我今年七十二,已无半念到穷通。

北窗一枕羲皇上,日自流西水自东。

(0)

寓严陵学和邓学录相留之韵

道为贤侯讲泮宫,渊源程子及周翁。

路开正脉同归极,川障狂澜浪驾空。

珍重前廊浑气合,督提后进要心通。

圣门相与从容入,矩步规行不用匆。

(0)

题盖竹庙六绝·其四

至人神定气常清,夜息虚明一若醒。

假使妖祠能献兆,如何窥得此门庭。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