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兆西陵上,平生雅志从。
城临丹阙近,山望白云重。
会葬知元伯,看碑识蔡邕。
无由接神理,挥涕向青松。
宅兆西陵上,平生雅志从。
城临丹阙近,山望白云重。
会葬知元伯,看碑识蔡邕。
无由接神理,挥涕向青松。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表达怀古情感的诗篇。首句“宅兆西陵上,平生雅志从”中的“宅兆”指的是住宅或墓地,“西陵”可能是特定地区的名称,或泛指西边的陵墓。这两字设定了整个诗歌的空间背景,是在一处高处或墓地之上。同时,“平生雅志从”表明诗人一直以来都有这样一种高洁、宁静的生活态度和追求,暗示了诗人的性格和理想。
接下来的“城临丹阙近,山望白云重”则是对景色的描绘。“城临丹阙近”可能指的是某个城市紧邻着宫殿或重要建筑物,“山望白云重”则是在表达诗人对远方山色与浮动的白云的观察,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会葬知元伯,看碑识蔡邕”中的“会葬”意味着共同埋葬或追念,“知元伯”可能是指某位历史人物,而“看碑识蔡邕”则是在说诗人在看到古代碑文时,认识到历史上的人物,如蔡邕,这里表达了对过去的尊重和怀旧之情。
最后,“无由接神理,挥涕向青松”中“无由接神理”可能意味着无法理解或连接高深的道理,而“挥涕向青松”则是在说诗人因为感慨而潸然泪下,并将这种情感投射到眼前的青松之上。这里青松不仅是景物,也象征了长存和坚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怀念,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高洁以及对过去的敬重之情。
篷卑每碍帻,仓狭才容席。
悽酸拥膝吟,奈此风雨夕。
欣闻钟漏旦,怀彼南城客。
欲往从之游,塞涂没吾屐。
方君慕栖遁,顾己淹行役。
后夜岁云除,畸辰良足惜。
何当斥氛闭,新旸被东陌。
壶觞殿两骖,聊取一日适。
长江靡迤山坡陀,旅竹荒松蒙茑萝。
蚕初眠起风日暖,梅弄黄时烟雨多。
山间有径行逶迤,倦客据鞍生睡魔,奈尔思归啼鸟何。
子规鸟,不如归去好。
谁家西北最高楼,几为王孙怨芳草。
子规怜尔解归飞,我独何心长不归。
十年迹绝苏门道,梦里旧游知是非。
一官窃食官仓米,十口之家饱而已。
金印锦衣耀闾里,少年此心今老矣,问舍求田从此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