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气日已佳,况此绀宇寂。
古松荫佛殿,幽花照禅席。
谷虚哭山鬼,林暝啼木客。
风来语梵铃,雨至洒石壁。
长廊独徘徊,萝径自扪历。
时闻孤磬声,云深杳难即。
秋气日已佳,况此绀宇寂。
古松荫佛殿,幽花照禅席。
谷虚哭山鬼,林暝啼木客。
风来语梵铃,雨至洒石壁。
长廊独徘徊,萝径自扪历。
时闻孤磬声,云深杳难即。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在佛寺中所感受到的独特宁静与和谐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秋日的清气、佛寺的静谧、古松的荫蔽、幽花的映照、山谷的空旷、树林的昏暗、风声的梵铃、雨滴的石壁以及长廊的孤独、萝径的幽深,一一展现出来。每一句都充满了画面感,仿佛读者可以亲身体验到那种远离尘嚣、心灵得以净化的氛围。
诗中的“秋气日已佳”点明了季节的美好,而“况此绀宇寂”则强调了佛寺环境的清静。古松、幽花、山鬼、木客、梵铃、石壁、长廊、萝径、孤磬声等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自然与宗教气息的世界。尤其是“风来语梵铃,雨至洒石壁”,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佛寺的和谐共存,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宗教之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寻求内心平静与和谐的生活态度。
永和觞咏谁能继,蒲褐山房夜高会。
裙屐都饶历代风,风流本属王家事。
酒酣烛树光模糊,泼眼见此兰亭图。
悠然坐我此亭上,和风清气来吹嘘。
横绡七尺何不有,中山刘郎写生手。
名士争摹马渡馀,苦心为落龙眠后。
亭阴背山面流水,亭中主客竟谁是。
倚栏一老观鹅群,渺然若逢情所欣,吾知此是王右军。
一人偏右岸巾帻,若为苍生动颜色。
不丝不竹情不欢,此是东山谢安石。
一人据案坐上风,若欲自命为文雄,彷佛应是孙兴公。
当年作诗复作序,似在惨淡经营中。
其馀醉醒行坐乱无次,一一皆具点睛势。
或吟或饮或笑嘑,不一雷同各生气。
最后一客依修篁,拥虎皮坐神激扬。
脱非谢散骑,合是袁龙骧。
四十二人尽名彦,何必皆诗皆有传。
士女空誇洛水游,旌旗却笑华林宴。
古来文宴此独尊,亦凭此画方传神。
后来图裕陵,隆准日角龙为真。
真龙貌得犹易易,能貌此者嗟何人。
我闻伯驹先时亦有作,吾家文献叹错愕。
谓其铁毫微密极尽神,试较龙眠定何若。
那得三图风雨倏合并,各出精灵斗强弱。
不须望古穷幽探,筵前名士皆东南。
我公文章经济赫为盛时出,不比典午末造无益惟空谈。
后来好事作真迹,莫画当年尽今夕。
《王述庵先生招集蒲褐山房观刘贯道兰亭禊饮图作歌》【清·黄景仁】永和觞咏谁能继,蒲褐山房夜高会。裙屐都饶历代风,风流本属王家事。酒酣烛树光模糊,泼眼见此兰亭图。悠然坐我此亭上,和风清气来吹嘘。横绡七尺何不有,中山刘郎写生手。名士争摹马渡馀,苦心为落龙眠后。亭阴背山面流水,亭中主客竟谁是。倚栏一老观鹅群,渺然若逢情所欣,吾知此是王右军。一人偏右岸巾帻,若为苍生动颜色。不丝不竹情不欢,此是东山谢安石。一人据案坐上风,若欲自命为文雄,彷佛应是孙兴公。当年作诗复作序,似在惨淡经营中。其馀醉醒行坐乱无次,一一皆具点睛势。或吟或饮或笑嘑,不一雷同各生气。最后一客依修篁,拥虎皮坐神激扬。脱非谢散骑,合是袁龙骧。四十二人尽名彦,何必皆诗皆有传。士女空誇洛水游,旌旗却笑华林宴。古来文宴此独尊,亦凭此画方传神。后来图裕陵,隆准日角龙为真。真龙貌得犹易易,能貌此者嗟何人。我闻伯驹先时亦有作,吾家文献叹错愕。谓其铁毫微密极尽神,试较龙眠定何若。那得三图风雨倏合并,各出精灵斗强弱。不须望古穷幽探,筵前名士皆东南。我公文章经济赫为盛时出,不比典午末造无益惟空谈。后来好事作真迹,莫画当年尽今夕。
https://shici.929r.com/shici/CYhh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