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樵写怀十首·其七》
《西樵写怀十首·其七》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十年丘壑梦魂轻,渐喜人忘旧姓名。

影现情缘迷处尽,融通起灭静中明。

鸟啼花落空岩意,月淡云寒流水声。

老我儒冠劳半世,柴门犹得寄馀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反思,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感悟。首句“十年丘壑梦魂轻”表达了诗人经历了十年的山林生活后,内心世界的变化,似乎那些曾经深陷于梦境中的丘壑之景,如今已变得轻盈而遥远。接着,“渐喜人忘旧姓名”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外界遗忘他过去身份的欣慰,可能意味着他追求的是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状态。

“影现情缘迷处尽,融通起灭静中明”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的情感。诗人通过“影现情缘”和“融通起灭”的对比,展现了在静谧之中,情感与世事的起落都变得明晰而淡然。这里“静中明”不仅指内心的平静,也暗示着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鸟啼花落空岩意,月淡云寒流水声”则是对当下环境的细腻描绘,以自然界的景象象征诗人的心境。鸟鸣、花开、岩石、月色、云雾、流水,这些元素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仿佛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化。尤其是“月淡云寒”四字,既描绘了月色的清冷,又暗含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

最后,“老我儒冠劳半世,柴门犹得寄馀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追求与努力的回顾,以及对晚年生活的期待。这里的“儒冠”不仅指代了诗人的身份或职业,也可能隐喻了他对知识、道德修养的追求。尽管“劳半世”,但诗人依然能够找到心灵的归宿,在“柴门”之后,享受余生的宁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自我认知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向往。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张孟奇贻诗促罗浮之游余以病臂弗果赴赋酬兼订后约

春阴千里覆平芜,病臂长筇未易扶。

康乐向饶山水兴,少文今喜卧游图。

洞中自閟丹炉火,崖畔谁分竹叶符?

梦里寻君疑换骨,飞云玉女已相呼。

(0)

哭陈仪翔年兄十二首·其四

甘宦如饴亦有人,未闻奔走病中身。

肯抛北牗三竿日,远趁东华十丈尘。

客去重关悲断雁,魂归故国泣迷津。

谁云日远长安近?咫尺天门不可亲。

(0)

岭海秋怀九首·其九

结社曾推一字师,中原兄弟动秋思。

鱼沉雁断人千里,雌伏雄飞又一时。

风雅才名身后定,月梁颜色梦中疑。

幽窗尚忆连床语,赠卷重披旧日诗。

(0)

元夕召客值月食三首·其三

云箔霞绡卷太清,仙宫环佩正盈盈。

新裁团扇呈歌态,又蹙蛾眉怨薄情。

天上春阴生积霭,人间芳宴待重明。

妖蟆扫尽银蟾在,依旧同游不夜城。

(0)

酬沈参军华伯寄我山中之作

武林词客旧相闻,鹤立鸡中迥不群。

侠气凭陵看说剑,逸才牢落且参军。

折腰南国怜黄绶,拄颊西山傲白云。

诗寄烟萝清彻骨,知君家世是休文。

(0)

祷雨有应喜赋

坛上风幡集百灵,层阴回合昼冥冥。

虚传马鬣沾涓滴,忽讶龙湫涌渤溟。

雨队弥天号野鹳,檐花入夜湿流萤。

祈年不独三农喜,牧唱渔歌尽可听。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