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棣华斋》
《棣华斋》全文
宋 / 李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真长世誉贤兄弟,棠棣名斋为学诗。

华厦何妨因旧址,春风不老是仙枝。

攀条渐见传芳远,和气先从近本知。

顾我彫零长吊影,感今徒益鬓如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uázhāi
sòng /

zhēnchángshìxiánxiōngtángmíngzhāiwèixuéshī

huáshàfángyīnjiùzhǐchūnfēnglǎoshìxiānzhī

pāntiáojiànjiànchuánfāngyuǎnxiāncóngjìnběnzhī

diāolíngchángdiàoyǐnggǎnjīnbìn

翻译
真正的长者们称赞贤能的兄弟们,他们在棠棣书房中研习诗歌。
不必担心新居舍弃了旧址,春天的气息永远滋养着他们的才情。
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的名声如同枝头花朵传播更远,和谐的气息首先从身边的人感受到。
看着自己日渐衰老,只能独自身影相吊,感慨今日只能更加感叹岁月如梭,两鬓斑白。
注释
誉:称赞,赞誉。
棠棣:古代的一种植物,比喻兄弟情深。
华厦:宏伟的房屋,这里指书房。
仙枝:比喻有才华的人,如同仙人之枝。
攀条:比喻名声或才华的传播。
吊影:形容孤独,身影相吊。
鬓如丝:形容头发斑白,暗示年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贤良兄弟的赞美,以及他们在学问上的追求。"真长世誉贤兄弟"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的主旨,即赞扬那些受到世人长久称颂的賢兄弟。接着,“棠棣名斋为学诗”则具体指出这种称颂是因为他们在文学上特别是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

第三、四句“华厦何妨因旧址,春风不老是仙枝”,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文学根源的坚守。这里的“华厦”指的是宏伟的建筑或学术殿堂,“因旧址”则意味着沿用古代的遗迹作为学习和创作的场所。而“春风不老是仙枝”,通过将春风比喻为不朽的仙境之物,生动地形象了文化传承的永恒与神圣。

第五、六句“攀条渐见传芳远,和气先从近本知”中,“攀条”可能指的是攀登诗歌艺术的高峰,而“渐见传芳远”则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文学成就将被世人广泛地认可。"和气先从近本知",强调了对文学根源的理解和把握,从接近文化源头的地方开始去认识和感受这种文学气息。

最后两句“顾我彫零长吊影,感今徒益鬓如丝”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情感与反思。"顾我彫零长吊影"中,“彫零”可能指的是诗人的个性或才华,而“长吊影”则是对过去的回忆和留恋。而“感今徒益鬓如丝”,则是在表达诗人面对当下,虽然年岁已高(鬓发如丝),但内心依旧充满了对文学的热忱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贤良兄弟的赞誉,以及诗人自身对文学传统的尊崇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文化自信和个人的学术追求。

作者介绍

李复
朝代:元

猜你喜欢

采石亭观浪

洞庭秋高北风起,怒浪排空日光眯。

坐见雪山飞从物外来,地轴天关恐将圮。

移沙裂石失浦溆,群龙呀牙鲸掉尾。

舟人但如鹳鸣垤,咫尺存亡隔千里。

嗟哉至柔物,澒洞安可当。

大禹没已久,巨浸谁为防。

须臾风收浪亦静,嫦娥洗月添寒光。

湘妃妙曲鼓未彻,汨罗之魄云徜徉。

而今君臣正相乐,法弊一一新更张。

监司精明郡县肃,国无忠愤惟循良。

洞庭怪变自出没,回首天边归雁行。

(0)

天台行送施山人

平生乐山水,听客谈天台。

盘石摩挲浸海月,瀑布淙射烟霞开。

山腰喷作千岩雨,潭底昼夜轰风雷。

诸峰攒丛护宝刹,地与世隔无纤埃。

仙葩灵鸟四时有,石矼玉洞清风来。

施夫子,欲长往,高谢功名脱尘网。

况有西来老佛师,了悟无生任消长。

若许陶潜载酒过,便驾苍虬逐真赏。

(0)

对鉴

寒光满尺馀,拂拭在朝晡。

敌面知相应,纤毫肯见诬。

壮颜随岁老,短发任秋枯。

皦皦胸中事,君能照得无。

(0)

送王圣途得代还青社

坐婴簿领久纷纷,解印终更兴味新。

尽室图书离海角,一船风雪渡淮滨。

家山远认云门晓,里社行看孟宅春。

术学似君须得路,早教马足踏京尘。

(0)

游金柱观瀑泉

源高云表许谁穷,飞出岩前百丈雄。

岂是山神作灵怪,解将烟雨变晴空。

(0)

赋金橘得曲字

结根长江左,移植清流曲。

朝晖敛夜霜,香苞间寒绿。

落落黄金丸,堆盘照明玉。

远想洞庭姿,宜惭风韵俗。

咀嚼聊一评,嗜甘毋见辱。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