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风轻叶影齐,新荷破卷绿犹低。
日长松下少人到,坐久竹间闻鸟啼。
万里惊波逢宝筏,百年病膜快金篦。
虽知赤水遗珠在,问路襄城举世迷。
高树风轻叶影齐,新荷破卷绿犹低。
日长松下少人到,坐久竹间闻鸟啼。
万里惊波逢宝筏,百年病膜快金篦。
虽知赤水遗珠在,问路襄城举世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园林景象,诗人在高大的树荫下,感受着微风轻拂过叶面的细致之美。新长出的荷叶犹如未展开的书卷,低垂于水面,营造出一派清凉意境。
"日长松下少人到" 表示诗人享受的是一个宁静的午后时光,这里的人迹稀少,只有偶尔的访客。"坐久竹间闻鸟啼" 则是诗人沉浸在这份寂寞中,长时间地坐在竹丛之中,只听得见远处传来的鸟鸣声,增加了一份超然物外的宁静。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 "万里惊波逢宝筏,百年病膜快金篦" 则是诗人心中的另一番景象。这里的“万里惊波”指的是大海之中惊涛骇浪,而“逢宝筏”则是寻找到一只船只;“百年病膜”可能指的是长期以来的一种心灵创伤或精神负担,而“快金篦”则像是用锋利的刀剑切割开这些束缚。这里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突破自我、解放心灵的愿望。
最后两句 "虽知赤水遗珠在,问路襄城举世迷" 则是诗人表达了对外界的看法。他知道世界之大,有许多美丽和珍奇的事物存在,比如“赤水遗珠”,但是在他心目中,这些并不能比得上自己这份宁静与满足。"问路襄城举世迷" 则表达了诗人对外界的疑惑和不解,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追求着什么,却不知道真正的美好就在眼前。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园中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外部喧嚣世界的超然。
岭峤转和气,英簜挟新凉。
登车揽辔慷慨,风采肃台纲。
第一澄清官府,次第咨询民瘼,馀事到囷仓。
谨勿养稂莠,莠盛稻苗伤。金芝秀,蒲涧碧,荔枝香。
此中风味不恶,暂借使星光。
毋薄炎荒瘴海,曾著广平李勉,归去□平章。
唤起昔贤梦,千载续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