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龙兴禅师大阳的孙居枯木堂新植楚竹余爱其家风为赋之》
《龙兴禅师大阳的孙居枯木堂新植楚竹余爱其家风为赋之》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门外追奔没马尘,堂中安顿自由身。

脩筠有泪知谁恨,枯木开花为我春。

隔岸云山犹可借,满怀风月未全贫。

小诗勿笑清如画,聊为高人戏写真。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隐逸生活画卷。首联“门外追奔没马尘,堂中安顿自由身”以对比手法展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门外是世俗的追逐与忙碌,充满喧嚣与纷扰;而堂中则是诗人自我安顿的静谧之地,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颔联“脩筠有泪知谁恨,枯木开花为我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修长的竹子以情感,仿佛竹子在哭泣,表达了一种哀愁或遗憾的情绪;同时,枯木在春天里绽放花朵,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重生,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珍惜。

颈联“隔岸云山犹可借,满怀风月未全贫”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欣赏。即使身处简陋的环境中,诗人依然能够从周围的自然景观中找到心灵的慰藉,体现了他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高雅情怀。

尾联“小诗勿笑清如画,聊为高人戏写真”则表明了诗人创作此诗的目的,即通过简短的诗歌来描绘出一种清雅的生活态度,供志同道合之人欣赏与共鸣。诗人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对艺术创作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不同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艺术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特质。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题新宫

到处江山非不佳,不归佛屋即仙家。

南山自好不归去,落魄赋诗天一涯。

(0)

湖州舟中

平生苕霅又扁舟,尚喜深盟不负鸥。

忆昔诗篇浑漫兴,祇今翻觉费冥搜。

(0)

梅花十绝句·其五

桃李纷纷倚市门,岂知幽谷有佳人。

莫嗟玉粒终无偶,人物谁知温太真。

(0)

梅花十绝句·其十

松风亭下盛开时,曾辱苏仙与赋诗。

今日折花怀此老,端如嗅菊念东篱。

(0)

晚登邬子亭用壁间韵四首·其四

何处鸣桹歌浊清,鹭飞鸥舞惯忘惊。

卒逢已觉翩然逝,犹欲因之问水程。

(0)

祝君适中折所居南山岩花二种曰玉梅曰含笑者为况名乃适中自制人鲜知之题五绝以广焉·其一

柯茎全与腊梅同,色洁香幽梅亦通。

以玉谥之真不僣,何须汉赋楚骚中。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