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水非淇澳,亦有籦笼挺平陆。
彭城官舍清如簇,磥砢纷披成绿玉。
使君公馀开鼎餗,清声入坐可无肉。
酒酣戏我题官竹。
座中才子谢水曹,对客跳跃先挥毫。
诗成夺我宫锦袍,行辈大叫称诗豪。
我怜此竹绝短小,忽有感遇难成骚。
点与语曰:汝之生也不似彗帚排青苍,安能截作笙箫来凤凰。
又不似由衙大如斗,恶用于汝为柱梁。
惟应托根官舍傍,且有标节储雪霜。
中虚不肯容蝼蚁,作德君子多比方。噫!
华滋烂死兮汝得孤存,劫火满山兮汝独不焚。
子猷云:何可一日无此君。吾欲移汝归昆崙。
黄河之水非淇澳,亦有籦笼挺平陆。
彭城官舍清如簇,磥砢纷披成绿玉。
使君公馀开鼎餗,清声入坐可无肉。
酒酣戏我题官竹。
座中才子谢水曹,对客跳跃先挥毫。
诗成夺我宫锦袍,行辈大叫称诗豪。
我怜此竹绝短小,忽有感遇难成骚。
点与语曰:汝之生也不似彗帚排青苍,安能截作笙箫来凤凰。
又不似由衙大如斗,恶用于汝为柱梁。
惟应托根官舍傍,且有标节储雪霜。
中虚不肯容蝼蚁,作德君子多比方。噫!
华滋烂死兮汝得孤存,劫火满山兮汝独不焚。
子猷云:何可一日无此君。吾欲移汝归昆崙。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的《题官竹》。诗中描绘了黄河之水与彭城官舍的景象,通过对比自然界的物象,表达了诗人对官竹的独特情感和哲思。
首句“黄河之水非淇澳,亦有籦笼挺平陆”以黄河之水与官竹进行对比,展现官竹虽生于平陆,却也坚韧挺拔,如同黄河之水般不屈不挠。接着,“彭城官舍清如簇,磥砢纷披成绿玉”描绘了官舍环境的清雅,官竹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仿佛成为了一片绿玉,生机勃勃。
“使君公馀开鼎餗,清声入坐可无肉”则通过官府宴席上的场景,展现了官竹在官舍中的地位和价值,其清雅之声甚至可以替代美食,凸显了官竹的高洁品质。
“酒酣戏我题官竹。座中才子谢水曹,对客跳跃先挥毫”描述了诗人与才子们饮酒赋诗的情景,官竹成为了他们创作的灵感来源,才子们争相挥毫,表达对官竹的喜爱之情。
“诗成夺我宫锦袍,行辈大叫称诗豪”展现了才子们的才华横溢,他们的诗作甚至让诗人自愧不如,赢得了在场人士的称赞。
“我怜此竹绝短小,忽有感遇难成骚”表达了诗人对官竹虽短小却坚韧不屈的感慨,以及对其独特生命力的欣赏。
最后,“华滋烂死兮汝得孤存,劫火满山兮汝独不焚”赞美了官竹即使在繁华凋零、灾难降临之时也能保持独立生存的能力,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
“子猷云:何可一日无此君。吾欲移汝归昆仑”引用了王羲之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将官竹移栽到更广阔的天地,寓意着对官竹美好品质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官竹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和坚韧精神,也蕴含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扁舟石门里,双棹荡孤烟。日夕望江树,彷佛见?川。
原上鹡鸰沙中雁,一水相连不道远。
稚子早攀岩桂待,行人独忆云松返。
惜是东西南北人,十年漂泊尚迷津。
平明送兄返田舍,薄暮思家泪满巾。
紫凤飞南海,徘徊恋天池。
岂无三珠树,归守椅梧枝。
逢君问出处,所需在明时。
本期千仞翔,览德而下之。
文采非惊世,宁为燕雀欺。
尝闻帝王代,衔图及鸣岐。
时哉不我与,蒙议于德衰。
稻粱不肯啄,终岁常苦饥。
东园琅玕实,倘许共来仪。
命侣出皇坰,税驾水之浒。
高下见林莽,飞潜散鳞羽。
维时夏秋交,凉风变徂暑。
棱棱霜台俊,幽期协心许。
选胜匪自今,兹游亦已屡。
追念向来辈,无一今晤语。
花木识故蹊,池亭非旧主。
芳塘未改流,颓城尚遗堵。
转盼即陈迹,况复论终古。
我闻达士说,天地为逆旅。
何者是长物,而能久留处。
浮白且尽觞,谈玄但挥麈。
一醉兀自然,此外非吾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