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翔凤篇答汪公干时四家兄亦和此篇》
《翔凤篇答汪公干时四家兄亦和此篇》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紫凤飞南海,徘徊恋天池。

岂无三珠树,归守椅梧枝。

逢君问出处,所需在明时。

本期千仞翔,览德而下之。

文采非惊世,宁为燕雀欺。

尝闻帝王代,衔图及鸣岐。

时哉不我与,蒙议于德衰。

稻粱不肯啄,终岁常苦饥。

东园琅玕实,倘许共来仪。

(0)
鉴赏

这首诗以翔凤自喻,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个人抱负与社会环境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诗中翔凤的形象象征着诗人的高洁志向与追求,它虽有三珠树之果,却宁愿守在椅梧枝上,象征着诗人宁愿坚守自己的理想而不愿随波逐流。诗人通过与汪公干的问答,表达了对明时的期待,希望能在清明的时代实现自己的理想。

“逢君问出处,所需在明时”,表明诗人渴望在清明的政治环境中实现自己的抱负。接着,“本期千仞翔,览德而下之”则表达了诗人立志高远,希望在道德的引领下飞翔千仞之高的理想境界。

“文采非惊世,宁为燕雀欺”一句,诗人以文采自比,强调自己的才华不应被世俗所轻视,即使身处低微,也不愿被小人所欺侮。这反映了诗人对自身价值的坚定信念。

“尝闻帝王代,衔图及鸣岐”暗示了诗人对于历史更迭、帝王兴替的理解,认为真正的帝王会重视贤才,如同凤凰一样,能识别并接纳贤士。

然而,“时哉不我与,蒙议于德衰”则揭示了诗人面对现实的无奈与失望,感叹时机未到,社会风气衰败,贤才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与赏识。

最后,“稻粱不肯啄,终岁常苦饥”以鸟儿不吃稻米、终年饥饿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持与苦楚。“东园琅玕实,倘许共来仪”则寄希望于未来,期待在美好的环境中与贤者共享礼乐,共同实现理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翔凤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远大的理想以及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恻恻吟·其十九

红粉真成薄倖灰,花前曾说恨王魁。

有谁负尔千金意,自绝朱颜哭不回。

(0)

谒岳武穆祠

妙略摅恢复,精忠矢报酬。

独怜三字狱,断送二陵愁。

(0)

赠查韬荒

误以鸿文作古人,却从岐路拜清尘。

妙年已定千秋业,壮志空怜四海身。

地尽□鹰增羽翼,天昏江月露精神。

因君更洒临风泪,不是明珠愧所亲。

(0)

集谢将军舟上送林叔吾之东官

雨洗三山偃晚虹,晶晶孤月射龙宫。

江心诗酒借来妙,天外旌旗望去空。

烟树影沉千里梦,芰荷香冷四边风。

莫嫌异地离情隔,共逐流波亦向东。

(0)

寄梁药亭

百里江烟隔广州,西风吟思忆同游。

一年秋色难逢月,半夜羁情易倚楼。

树冷栖鸦终夕起,草枯萤火满城流。

河边无限萧萧树,遮尽归鸿又是愁。

(0)

送朱监师谢藩幕出岭·其二

醴酒无烦款穆生,浩然驱马已孤行。

拂衣此日原非急,择木从来不敢轻。

风起水声投别涧,月明鸟影绕空城。

与君一望春郊路,不为离忧亦自惊。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