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家兄平明发舟归?川别后寄此》
《三家兄平明发舟归?川别后寄此》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古风

扁舟石门里,双棹荡孤烟。日夕望江树,彷佛见?川。

原上鹡鸰沙中雁,一水相连不道远。

稚子早攀岩桂待,行人独忆云松返。

惜是东西南北人,十年漂泊尚迷津。

平明送兄返田舍,薄暮思家泪满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兄长分别的情景,充满了离愁别绪和对未来的忧虑。首句“扁舟石门里,双棹荡孤烟”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离别时的场景,扁舟在石门内轻轻摇曳,双桨划破孤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日夕望江树,彷佛见?川”,诗人傍晚时分眺望江边的树木,仿佛看到了远方的家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原上鹡鸰沙中雁,一水相连不道远”两句运用了鹡鸰和雁的意象,鹡鸰在田野上飞翔,雁在沙漠中翱翔,两者虽相隔一水,却难以跨越距离,象征着兄弟间的分离之苦。接下来,“稚子早攀岩桂待,行人独忆云松返”则通过儿童等待和行人在回忆中的情感对比,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哀愁,儿童的期待与行人的回忆形成鲜明的反差,增加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惜是东西南北人,十年漂泊尚迷津”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兄弟十年漂泊、迷失方向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最后,“平明送兄返田舍,薄暮思家泪满巾”以具体的行动和情感反应收尾,清晨送别兄长返回家乡,傍晚思念家乡泪水满面,将离别后的思念之情推向高潮,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饱满和动人。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离别时的深情与哀愁,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寻梅

澹澹一痕月,疏疏数个花。

春风也公道,先到野人家。

(0)

咏梅杂诗·其十四

正是天荒地老时,芙蓉憔悴菊离披。

呼童试探溪南路,春到寒梅第几枝。

(0)

咏梅杂诗·其三

疏花清晓嫩寒时,粉蝶霜禽总不知。

未有风流如此老,为渠费尽雪桥诗。

(0)

忆梅

到得芳天闹众葩,相思一夜鬓成华。

阆风归去无消息,梦寐犹应见此花。

(0)

桃李花

红白桃李花,馨香满芳草。

开时人少年,落处人已老。

风雨半夜来,飘扬满官道。

行客为叹息,不忍便除扫。

犹有两三枝,香色晚更好。

把酒将奈何,攀折恨不早。

(0)

吴山堂

楚客对吴山,归心常自苦。

守土切须防,半夜俱飞去。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