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天寒郎欲行,樽前离怨一鸣筝。
燕姬纤手调新曲,不是西楼今夜声。
木落天寒郎欲行,樽前离怨一鸣筝。
燕姬纤手调新曲,不是西楼今夜声。
这首明代诗人谢榛的《别调曲(其二)》描绘了一幅秋日送别的场景。首句“木落天寒郎欲行”,通过落叶和寒冷的天气,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了离别的季节和心情。"郎欲行"三字表达了主人公即将远行的无奈与不舍。
第二句“樽前离怨一鸣筝”,在酒杯前的离别宴上,筝声响起,寄托了深深的离愁别绪。"离怨"二字直接点明了主题,而"一鸣筝"则以音乐强化了情感的表达,使得离别之情更加缠绵悱恻。
后两句“燕姬纤手调新曲,不是西楼今夜声”,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细腻与深情。燕姬用她纤细的手指弹奏出新的曲调,这旋律并非往常在西楼所听,而是此刻为离别特别创作,增添了别样的哀婉与独特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日离别为背景,通过筝声和新曲,展现了人物之间深厚的情感纠葛,以及离别时的特殊情境,具有鲜明的艺术感染力。
麟带愁香,犀帷梦玉,金猊暖压氍毹。
病怯朝眠,凉云吹度平湖。
画桥烟锁分携路,正马嘶、残雨荒芜。
更销凝、莺老花稀,雁到书无。
离情不恨吹横笛,恨琴边枕瘦,酒后灯孤。
侧帽垂鞭,临风可奈清臞。
绿杨天半红泥阁,数旧人、惟有筝奴。
待重游、怕听钩栏,吊月啼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