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昼耘水田,农夫亦良苦。
赤日背欲裂,白汗洒如雨。
匍匐行水中,泥淖及腰膂。
新苗抽利剑,割肤何痛楚。
夫耘妇当馌,奔走及亭午。
无时暂休息,不得避炎暑。
谁怜万民食,粒粒非易取。
愿陈知稼穑,《无逸》传自古。
当昼耘水田,农夫亦良苦。
赤日背欲裂,白汗洒如雨。
匍匐行水中,泥淖及腰膂。
新苗抽利剑,割肤何痛楚。
夫耘妇当馌,奔走及亭午。
无时暂休息,不得避炎暑。
谁怜万民食,粒粒非易取。
愿陈知稼穑,《无逸》传自古。
这首元代赵孟頫的《题耕织图二十四首·耕(其六)六月》描绘了农夫在酷暑中艰辛劳作的情景。诗人通过生动的细节,如“赤日背欲裂”、“白汗洒如雨”和“匍匐行水中”,展现了农夫在烈日下耕耘田地的苦楚。他们不仅汗水如雨,连衣服都被汗水湿透,还要忍受泥泞的困扰,新苗仿佛利剑割肤般疼痛。农夫与妇人共同劳作,直到中午,没有片刻休息,全然不顾炎热的暑气。
诗中流露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深深同情,以及对粮食来源的珍视,“谁怜万民食,粒粒非易取”,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理解和对古人《无逸》中倡导节俭、体恤百姓精神的传承。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揭示了古代农耕生活的艰难,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