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张宪史之江西》
《送张宪史之江西》全文
元 / 张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燕子归时却离家,洪州迢递隔天涯。

风帆落浦朝投驿,江火明堤夜探沙。

客里寄书逢驿使,幕中提笔待霜衙。

来春我亦寻归棹,约尔南湖看杏花。

(0)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羽所作的《送张宪史之江西》,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张宪史离别时的关切与期待。首句“燕子归时却离家”,以燕子南飞的季节作为背景,寓言友人张宪史在春天离开,暗示离别之苦;“洪州迢递隔天涯”描绘了友人前往遥远的江西,距离之遥如同天各一方。

接下来的两句“风帆落浦朝投驿,江火明堤夜探沙”,通过描绘舟行的画面,展现了旅途中的艰辛,早晨投宿驿站,夜晚借江边灯火寻找方向,生动地刻画了旅途的景象。

“客里寄书逢驿使,幕中提笔待霜衙”写出了诗人自己在客居之地,每当遇到信使,都会期待着友人的消息,而在幕僚中忙碌,也时刻牵挂着友人的仕途。“霜衙”暗指官署,表达了对友人在官场的关心。

最后两句“来春我亦寻归棹,约尔南湖看杏花”,诗人许诺来年春天自己也将寻找归乡的船,相约在南湖共赏杏花,流露出对相聚的期盼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约定,展现了送别的离愁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作者介绍
张羽

张羽
朝代:元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猜你喜欢

孙量臣约游乾明借秦少方韵见赠复次韵答之

睦州香火赵州茶,走遍丛林不着家。

今日为公拈出也,两桥人语是高沙。

(0)

发召伯埭二首·其一

柳外鹁鸠相应鸣,屋头新月半轮生。

知公未便为官去,且放扁舟自在行。

(0)

山水图歌

君不见南江老龙夜不眠,令我破屋开青天。

千岩倒壁卷角上,一榻却在洪涛前。

又不见江头古木一尺围,猿猱接手悬高枝。

雨中寒芦披靡去,天际风帆先后归。

陈生故是可怜人,笔虽未到心已亲。

南村北村渴欲死,怪此一室无纤尘。

郑虔祁岳不解奇,韩干画马空多肥。

万里咫尺君得之,更看湘江雷雨垂。

(0)

观宁子仪所蓄维摩寒山拾得唐画歌

君不见寒山子,垢面蓬头何所似。

戏拈拄杖唤拾公,似是同游国清寺。

又不见维摩老,结习已空无可道。

床头谁是散花人,堕地纷纷不须扫。

呜呼妙处虽在不得言,尚有丹青传百年。

请公着眼落笔前,令我琢句逃幽禅。

异时净社看白莲,莫忘只今香火缘。

(0)

外弟赵才仲数以书来论诗因作此答之

君才如长刀,大窾当一割。

正须砻其锋,却立望容发。

平生江海念,不救文字渴。

茫然揽辔来,六骥仰朝秣。

病夫百无用,念子故疏阔。

未能即山林,颇复便裘褐。

前时少年累,如烛今见跋。

胸中尘埃去,渐喜诗语活。

孰知一杯水,已见千里豁。

初如弹丸转,忽若秋兔脱。

旁观不知妙,可受不可夺。

君看掷白卢,乃是中箭筈。

不闻铁甲利,反畏彊弩末。

舆薪遵大路,过眼有未察。

君能探虎穴,不但须可捋。

(0)

效古乐府三首·其三

东家石榴红,西家石榴紫。

俱是一种花,同生不同死。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