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酒时时泛一瓯,年将七十待何求。
齿衰婚嫁尚未了,岁旱田园才薄收。
客去有时闲拱手,日高无事静梳头。
霜毛不止装诗景,更可因而入画休。
有酒时时泛一瓯,年将七十待何求。
齿衰婚嫁尚未了,岁旱田园才薄收。
客去有时闲拱手,日高无事静梳头。
霜毛不止装诗景,更可因而入画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对酒吟》,诗中表达了诗人晚年的生活态度和心境。首句“有酒时时泛一瓯”描绘了诗人享受生活,常与酒为伴的闲适情景。接着,“年将七十待何求”流露出诗人对于岁月流逝的淡然,表示自己已届古稀之年,没有什么特别的追求。
“齿衰婚嫁尚未了,岁旱田园才薄收”两句则透露出生活的现实感,尽管年纪大了,但仍有未完成的婚嫁事务,以及因干旱而收成不丰的农田,显示出诗人面对生活的坚韧和乐观。
“客去有时闲拱手,日高无事静梳头”写出了诗人待人接物的从容,客人离去后,他悠闲地空出手来,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静静地梳理白发,体现了他的宁静和淡泊。
最后两句“霜毛不止装诗景,更可因而入画休”以霜白的头发为题材,既是诗人自况,也是对生活的艺术化表达,他认为自己的白发可以成为诗歌和绘画中的美好素材,展现了诗人豁达的艺术眼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虽年老但仍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艺术的热爱和欣赏。
潜山隐君七十四,绀瞳绿发方谢事。
腹中灵液变丹砂,江上幽居连福地。
彭城为我住三日,明月满舟同一醉。
丹书细字口传诀,顾我沉迷真弃耳。
年来四十发苍苍,始欲求方救憔悴。
他年若访潜山居,慎勿逃人改名字。
萧萧飒飒,惨惨凄凄,飞来何处秋声。
似雨还风,梧桐叶底寻声。
香老豆花篱角,怕吟蛩、絮出秋声。
蕉窗畔,漏疏灯一点,微逗书声。
惊起惺忪茶梦,是相如病渴,炉沸泉声。
片月长安,万家同捣衣声。
今夜板桥霜冷,唤行人、野店鸡声。
荒城外,听鸣笳、寒杂漏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