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巧裁纤,月阑勾晕,一痕秋最分明。
问斜河旧约,脉脉夜潮生。
怎如练,银波泻去,客槎千里,还傍瑶京。
但沙边、烟外菰芦,添作诗声。
甚时伴侣,道飘萧、野鹊须惊。
指碧海清多,金堤水长,花莅斯盟。
放眼大光明里,家何处、四壁香清。
念人间瓜果,宵来镫为谁青。
云巧裁纤,月阑勾晕,一痕秋最分明。
问斜河旧约,脉脉夜潮生。
怎如练,银波泻去,客槎千里,还傍瑶京。
但沙边、烟外菰芦,添作诗声。
甚时伴侣,道飘萧、野鹊须惊。
指碧海清多,金堤水长,花莅斯盟。
放眼大光明里,家何处、四壁香清。
念人间瓜果,宵来镫为谁青。
此诗《扬州慢》以细腻笔触描绘了秋夜之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与情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首句“云巧裁纤,月阑勾晕”,以“云”与“月”作为开篇,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将云彩比作巧手裁剪的细丝,月光则如同被勾勒出的轮廓,形象地描绘了秋夜云淡月明的景象。接着,“一痕秋最分明”一句,点明了秋夜的特征,强调了月色在秋夜中的独特魅力。
“问斜河旧约,脉脉夜潮生”,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出了对往昔约定的怀念,以及夜晚潮水缓缓升起的情景,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接下来,“怎如练,银波泻去,客槎千里,还傍瑶京”几句,以“练”(白绸)比喻清澈的水面,描绘了水面上银光闪烁的景象,同时借“客槎”(传说中由仙人乘坐的木筏)和“瑶京”(神话中的仙境)等意象,表达了对远方仙境的向往与追求。
“但沙边、烟外菰芦,添作诗声”一句,诗人将目光转向岸边,通过“菰芦”(芦苇)的摇曳,仿佛听到了自然界的诗篇,增添了诗的意境。紧接着,“甚时伴侣,道飘萧、野鹊须惊”两句,通过询问何时能与伴侣相聚,以及野鹊因同伴离去而感到惊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指碧海清多,金堤水长,花莅斯盟”几句,诗人将视野扩展至更广阔的天地,以“碧海”、“金堤”、“花开”等意象,象征着美好与希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最后,“放眼大光明里,家何处、四壁香清”两句,诗人以“大光明”象征内心的光明与希望,同时反问“家”在何方,表达了对归宿的追寻与迷茫。而“念人间瓜果,宵来镫为谁青”则以“瓜果”与“灯笼”为喻,寄托了对人间生活的感慨与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忧虑。
整体而言,《扬州慢》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远方仙境的向往、对孤独与思念的表达、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人间生活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待,是一首富有深意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