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学士兄偶成》
《次韵学士兄偶成》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炎凉岂天意,四序自乘除。

畏暑渐退舍,雄风时引裾。

据鞍惭类马,下榻喜迎徐。

吏退青灯里,犹能辨蠹鱼。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xuéshìxiōngǒuchéng
sòng / xùn

yánliángtiānchéngchú

wèishǔjiàn退tuìshèxióngfēngshíyǐn

āncánlèixiàyíng

退tuìqīngdēngyóunéngbiàn

翻译
世间的冷暖并非天意安排,四季更替自有其规律。
随着暑气逐渐消退,秋风吹过,带动衣角摇曳。
骑在马鞍上,我自觉如同一匹马,感到惭愧;但放下官职,迎接闲适生活,心中欣喜。
退朝后,在青灯下处理公务,还能分辨出书中的蛀虫。
注释
炎凉:世态炎凉。
岂:难道。
天意:天命。
四序:四季。
乘除:交替、轮转。
畏暑:畏惧炎热。
渐退舍:逐渐消退。
雄风:秋风。
引裾:带动衣角。
据鞍:骑在马鞍上。
惭类马:感到自己像马一样。
下榻:放下官职。
喜迎徐:欢喜迎接闲适。
吏退:退朝。
青灯:油灯。
辨蠹鱼:分辨书中的蛀虫,比喻处理文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风送爽、人心舒畅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光流转和生命节奏的感悟。

"炎凉岂天意,四序自乘除"两句,诗人借用自然界的温度变化来比喻时间的流逝,以及季节更替的必然性。这里的“炎”指炎热,“凉”则是凉爽,通过这两个字眼,勾勒出夏秋交接之际的天气特征。而"四序"即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自乘除"意味着自然界按照自己的规律循环往复。

接着的两句"畏暑渐退舍,雄风时引裾"具体描写了秋风到来的场景。"畏暑"即敬畏炎热的夏日,随着夏季的结束,暑气渐渐消散,而"雄风"则形容秋天那清爽有力的风,通过“时引裾”来描绘风起时衣袂飘扬的情景。

下面两句"据鞍惭类马,下榻喜迎徐"中,“据鞍”指的是骑在马上靠着鞍座,"惭类马"则是对马匹的赞美之词,表明诗人对于良马的欣赏和信任。“下榻”即下了马背,"喜迎徐"则表现了诗人结束旅途、回家时的快乐心情。

最后两句"吏退青灯里,犹能辨蠹鱼"表达了诗人对于官职生活的态度。"吏退"意味着官员下班或离任,“青灯”则是夜深人静时的书房之灯。"犹能辨蠹鱼"通过对古代贤臣柳下惠“不以细故污明镜”的故事隐喻,表达了诗人即使在平淡或退隐的生活中,也仍然能够保持清醒的判断力和高尚的情操。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幽深,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哲思和情怀。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赵君偶以微恙乘驼车而行

邻国知公未可风,双驼借与两轮红。
他年出塞三千骑,卧画辎车也要公。
高屋宽箱处豹裀,相逢燕市不相亲。
忽闻中有京华语,惊喜开帘笑杀人。

(0)

病後

一经寒热攻骸骨,正似兵戈过室庐。
柱木支撑终未稳,筋皮收拾久犹疏。
芭蕉张王要须朽,云气浮游毕竟虚。
赖有衣中珠尚在,病中点检亦如如。

(0)

次韵程相公以柳湖久涸辄引蔡水溉注感而成咏

鳞鳞沙脚出平湖,一喷珠玑碧有余。
依旧镜中横紫阁,却从天外望仙闾。
粉花又结青莲子,金尾还跳赤鲤鱼。
自惜支离苦为病,重来应共酒杯疏。

(0)

次韵姚道人二首

西山学采薇,东坡学煮羹。
昔在建城市,岂复衣冠情。
朋友日已疏,止接盲赵生。
啬智徇所安,元气赖以存。
时於星寂中,稍护乱与昏。
河流发九地,欲挽升天门。
枉用十年力,仅余一灯温。
老病竟未除,惊呼欲狂奔。
何日新雨余,得就季主论。

(0)

次韵子瞻竹{左鼠右柳}

野食不穿囷,溪饮不盗盎。
嗟{左鼠右柳}独何罪,膏血自为罔。
阴阳造百物,偏此愚不爽。
肥痴与瘦黠,禀受不相髣。
王孙处深谷,小若儿在襁。
超腾避弹射,将中还复枉。
一朝受羁绁,冠带相宾飨。
愚死智亦擒,临食抵吾掌。

(0)

东轩长老二绝

东轩正似虚空样,何处人家笼解盛。
纵使盛来无处著,雪堂自有老师兄。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