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长许由溪,春寒入竹扉。
几人听夜雨,惟我怯单衣。
树罅青灯耿,篱根白菌肥。
明朝有忙事,推枕问渔矶。
水长许由溪,春寒入竹扉。
几人听夜雨,惟我怯单衣。
树罅青灯耿,篱根白菌肥。
明朝有忙事,推枕问渔矶。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而湿润的春夜景象。开篇“水长许由溪”,溪流潺潺,水声悠长,展示了一种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此后“春寒入竹扉”,则是对初春气候的细腻描写,竹林间透露出淡淡的冷意。接下来的“几人听夜雨,惟我怯单衣”表现了诗人独自一人在夜晚聆听雨声,感到寒冷而不适,这种孤独感和对外界变化的敏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中间两句“树罅青灯耿,篱根白菌肥”是对周围环境的细节描绘。树木缝隙间透出的光线映衬出夜晚的寂静,而篱笆下的白色菌类则是生机盎然的象征。
末尾两句“明朝有忙事,推枕问渔矶”,诗人提到第二天有一些繁忙的事情要处理,但在这个雨夜,他推掉了枕头,询问远处渔舟的情况,这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写实,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未来某种期待或担忧的情感波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春夜雨中的孤独与思索,以及他对于未来的关注。
天台山下云无数,山南山北多桃树。
石洞春寒风雨深,落花半逐溪流去。
人间从此识仙家,短棹寻源到水涯。
翠袖乘鸾下明月,玉盘留客进胡麻。
我昔扪萝探幽谷,青精煮饭松边宿。
至今瞳子有神光,细字犹能夜深读。
高人筑屋石溪东,溪山却与天台同。
粉黛含情记幽趣,碧桃流水春溶溶。
六月黄尘汗如洗,独骑瘦马京城里。
忽见新图双眼明,拿舟欲泛沧浪水。
我家只在苍崖颠,白云绕屋清溪连。
他日君能远相觅,看花酌酒春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