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寄奇鎗紫玉形,寒翁欢喜欲镌铭。
茅峰道士传茶诀,林屋山人送水经。
崖瀑松风添瑟缩,地炉槐火共青荧。
矮瓶未罄长镵健,且傍云根饱茯苓。
远寄奇鎗紫玉形,寒翁欢喜欲镌铭。
茅峰道士传茶诀,林屋山人送水经。
崖瀑松风添瑟缩,地炉槐火共青荧。
矮瓶未罄长镵健,且傍云根饱茯苓。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宋无的《谢僧遗石镮》,反映了诗人与僧人的友好交流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全诗通过对比和联想,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
"远寄奇鎗紫玉形,寒翁欢喜欲镌铭。" 这两句描写了僧人远方赠送的一把石制奇异的剑和紫玉雕刻的美丽外形,使得诗人心中充满了喜悦之情,想要将这份喜悦永恒地镌刻下来。
"茅峰道士传茶诀,林屋山人送水经。" 这两句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其中“茅峰道士”指的是居住在茅草覆盖的山峰上的道士,而“林屋山人”则是居于树木环绕的小屋中的隐者。
"崖瀑松风添瑟缩,地炉槐火共青荧。" 这两句描写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象,其中“崖瀑松风”形容的是山涧间松树在风中摇曳生姿,“地炉槐火”则是指地炉中燃烧着的桐木之火,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呈现出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
"矮瓶未罄长镵健,且傍云根饱茯苓。"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一种描绘,“矮瓶”可能指的是简单朴素的酒具,而“未罄”意味着生活虽然简约但并不感到匮乏;“且傍云根饱茯苓”则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以茯苓为食,享受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简单而充实状态的自我肯定,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诗人情怀。
一花怪结双青子,独蒂还藏两玉花。
薄相春工宁底巧,眼明初见雪枝斜。
士有当世志,谁肯专诗名。
自古巧文字,与道关废兴。
倾座听君语,雄辨穷粗精。
目中无全牛,肯綮技未经。
胡为趁风月,候虫相与鸣。
静夜诵佳什,泠然如梦醒。
瘦语自腴泽,险句自稳平。
譬彼有源水,随流作幽清。
奇抱叹皓首,败屋挑寒灯。
天运岂其然,人力非所能。
我读渊明诗,悠悠千古情。
衔觞岂好饮,采菊非餐英。
何时共皋益,赓歌在虞庭。
浮艳誇春苑,贞耐还秋花。
有菊与芙蓉,谁能分等差。
金蕊含朝晖,丹脸粲夕霞。
素商太冷淡,岁晚生光华。
诗人抱幽独,东篱爱天葩。
可惜亭亭姿,误以脂粉加。
知音须子期,知味须易牙。
临风慨千古,云海浩无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