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谢僧遗石鎗》
《谢僧遗石鎗》全文
元 / 宋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远寄奇鎗紫玉形,寒翁欢喜欲镌铭。

茅峰道士传茶诀,林屋山人送水经。

崖瀑松风添瑟缩,地炉槐火共青荧。

矮瓶未罄长镵健,且傍云根饱茯苓。

(0)
注释
奇鎗:奇特的枪形物品。
镌铭:雕刻铭文。
茅峰道士:住在茅峰的道士。
茶诀:茶艺秘诀。
林屋山人:居住在林屋山的人。
水经:关于水的学问或书籍。
崖瀑:山崖上的瀑布。
瑟缩:颤抖、畏缩。
地炉:地上的火炉。
槐火:槐树燃烧的火。
青荧:青色的闪烁。
长镵:长柄铲子。
茯苓:一种药用植物。
翻译
远方寄来奇异的枪形紫玉,寒翁欣喜若狂想刻上铭文。
茅峰道士传授茶艺秘诀,林屋山人赠送水泉经书。
山崖瀑布松风吹过,使人瑟瑟发抖,地炉中燃烧的槐火闪烁青光。
矮小的瓶子还未装满,长柄铲子依旧健壮,暂且靠近云根饱食茯苓。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宋无的《谢僧遗石镮》,反映了诗人与僧人的友好交流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全诗通过对比和联想,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

"远寄奇鎗紫玉形,寒翁欢喜欲镌铭。" 这两句描写了僧人远方赠送的一把石制奇异的剑和紫玉雕刻的美丽外形,使得诗人心中充满了喜悦之情,想要将这份喜悦永恒地镌刻下来。

"茅峰道士传茶诀,林屋山人送水经。" 这两句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其中“茅峰道士”指的是居住在茅草覆盖的山峰上的道士,而“林屋山人”则是居于树木环绕的小屋中的隐者。

"崖瀑松风添瑟缩,地炉槐火共青荧。" 这两句描写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象,其中“崖瀑松风”形容的是山涧间松树在风中摇曳生姿,“地炉槐火”则是指地炉中燃烧着的桐木之火,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呈现出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

"矮瓶未罄长镵健,且傍云根饱茯苓。"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一种描绘,“矮瓶”可能指的是简单朴素的酒具,而“未罄”意味着生活虽然简约但并不感到匮乏;“且傍云根饱茯苓”则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以茯苓为食,享受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简单而充实状态的自我肯定,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诗人情怀。

作者介绍

宋无
朝代:元   字:子虚   籍贯:元平江路

元平江路人,字子虚。世祖至元末,举茂才,以奉亲辞。工诗。比对精切,造诣新奇。有《翠寒集》等。
猜你喜欢

曲湾放船

梅子成阴夹道周,木绵吐焰满江头。

春来不是无桃李,腊月开花已落休。

(0)

休日城上三首·其三

望中远树各依行,春后新晴未断霜。

池面得风呈绉碧,梅须经雨褪危黄。

(0)

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其四

不但秋原雨冒田,坐看平地路成川。

隔田山下青松外,不见人家只见烟。

(0)

壬辰别头胡元伯丞公折双梅见赠作一绝以谢之

一花怪结双青子,独蒂还藏两玉花。

薄相春工宁底巧,眼明初见雪枝斜。

(0)

夜读花翁诗什有感漫成鄙句拜呈藉以求教痴目骇见异宝揣摩赞叹徒犯古人衒嗤之戒耳

士有当世志,谁肯专诗名。

自古巧文字,与道关废兴。

倾座听君语,雄辨穷粗精。

目中无全牛,肯綮技未经。

胡为趁风月,候虫相与鸣。

静夜诵佳什,泠然如梦醒。

瘦语自腴泽,险句自稳平。

譬彼有源水,随流作幽清。

奇抱叹皓首,败屋挑寒灯。

天运岂其然,人力非所能。

我读渊明诗,悠悠千古情。

衔觞岂好饮,采菊非餐英。

何时共皋益,赓歌在虞庭。

(0)

再用韵

浮艳誇春苑,贞耐还秋花。

有菊与芙蓉,谁能分等差。

金蕊含朝晖,丹脸粲夕霞。

素商太冷淡,岁晚生光华。

诗人抱幽独,东篱爱天葩。

可惜亭亭姿,误以脂粉加。

知音须子期,知味须易牙。

临风慨千古,云海浩无涯。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