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河桥篇寄用贞懋昭》
《河桥篇寄用贞懋昭》全文
明 / 杨慎   形式: 古风

浑河流水桑乾潮,何年伐石架长桥。

玄鼍窟近填乌鹊,沧海波平上赤霄。

寻源知近远,浩浩鸿流满。

平连太液池,迥接昆明苑。

帝里神皋紫气中,天江析木银淇通。

涧瀍卜洛应相并,灞浐朝宗讵可同。

星传云槎下城阙,电逝飙驰交冀越。

桥外车音响若雷,桥畔阑干明似月。

可怜杨柳袅晴烟,才见藏鸦又噪蝉。

东西沟水分岐路,南北烟霜感岁年。

沉璜使者辞芳甸,联壁才人遥出饯。

别浦清沙漾縠纹,回溆秋涛收组练。

飞盖临风缓去旌,青门落日彩霞生。

悬知濯锦江边梦,转见卢沟河上情。

(0)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河桥篇寄用贞懋昭》描绘了浑河上的壮丽景象和历史人文。诗人以浑河与桑乾潮的交汇开篇,想象古代筑桥的艰辛,接着描述了河水的深邃与广阔,以及桥下的玄鼍窟和乌鹊填巢,展现出自然的神秘与宏大。诗人通过“太液池”、“昆明苑”等典故,将桥与皇家园林相连,寓含着浓厚的历史底蕴。

接下来,诗人笔触转向桥的繁忙与宁静,车马声如雷,桥栏明亮如月,形成鲜明对比。杨柳轻拂,杨鸦蝉鸣,展现了四季更迭的生动画面。诗人借“涧瀍卜洛”、“灞浐朝宗”的意象,表达了对京城繁华与自然景观的赞美。

最后,诗人以送别场景收尾,河桥边的别离之情与濯锦江、卢沟河的景色交织,形成深远的情感寄托。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开阔,既描绘了河桥的实境,又融入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展现了作者对河桥的深情厚意。

作者介绍
杨慎

杨慎
朝代:明   字:用修   号:升庵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生辰:1488~1559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
猜你喜欢

河上之役三首·其三

万夫卷土障横流,负土成山水未收。

明日落成真盛事,谁能作赋拟黄楼。

(0)

癸亥清明日

翛然一室暗尘凝,兀兀端如打坐僧。

习气未除私自笑,短檠还对读书灯。

(0)

蜡梅二首·其一

冻蕾含香蜡点匀,古来幽谷有佳人。

诗家只怨和羹晚,不道红梅别是春。

(0)

召还过故关山

过关天日正晴明,谁道山神不世情。

远客得归心绪别,陇泷閒作断肠声。

(0)

游太宁寺

西山踏破万层青,与客携壶上太宁。

泉石有情容避俗,轩裳无术可逃形。

云萦屋角僧禅静,露下松梢鹤梦醒。

明日却寻尘镜去,晓猿啼月若为听。

(0)

东楼雨中七诗·其四

雨入溪楼不见山,雨晴依旧数峰閒。

韦郎诗句王维画,好在幽人指顾间。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