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夫卷土障横流,负土成山水未收。
明日落成真盛事,谁能作赋拟黄楼。
万夫卷土障横流,负土成山水未收。
明日落成真盛事,谁能作赋拟黄楼。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治水工程的壮举与宏伟。首句“万夫卷土障横流”,形象地展现了无数劳力汇聚一堂,以泥土筑坝,阻挡洪水横流的情景,体现了人类面对自然力量时的坚韧与智慧。次句“负土成山水未收”,进一步描述了人们通过搬运泥土,不仅阻挡了洪水,还可能改变了地形地貌,形成了新的山水景观,展现了人类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
第三句“明日落成真盛事”,表达了对工程即将完成的喜悦与期待,预示着这一成就将成为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值得庆祝的大事。最后一句“谁能作赋拟黄楼”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这一工程的赞美之情,暗示即便是最优秀的文人墨客,也难以用文字完全描绘出其壮丽与伟大,如同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黄楼(可能指一处著名建筑或地标)的辉煌一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治水工程的描绘,颂扬了古代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一伟大成就的崇高敬意。
天骄自昔难羁縻,凭陵中夏侵北垂。
秦城万里堑山谷,汉女远嫁为阏氏。
赫然武帝事征伐,天下骚动士马疲。
古来制禦无上策,本朝镇抚诚得宜。
祖宗守边有良将,胡骑远遁不敢窥。
澶渊之役起仓卒,当时众议何其危。
莱公庭争乃亲讨,貔虎百万从六飞。
弩机暗发虏酋殒,震怖屈膝祈完归。
欢盟从此到今日,生灵休息诚赖之。
中间桀骜邀岁赐,悬河之辩亦莫支。
笃生郑公为民社,一言剖决遂不疑。
莱郑之功实终始,配入太庙铭鼎彝。
我生后公不及识,再拜图像涕泗洟。
安得如公之人在廊庙,坐使德泽渐烝黎。
平生爱竹端自许,欲种千竿满吾土。
岂知好物不须多,只费东坡数番楮。
酒酣弄笔写寒姿,一洗丹青空万古。
我今观画已萧然,矧对吟风如共语。
渊明荒径便抛官,仲子辞官归灌圃。
终年端坐饱太仓,更欲此君长傍户。
亦知两者固难兼,无那幽怀终不禦。
纵教富贵欲何为,不若归来栽竹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