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仁如天,恶杀好生。于以耀德,匪来观兵。
亟命止戈,无兹黩刑。不剿其类,戴我以兄。
屈膝请和,畏我威灵。
圣仁如天,恶杀好生。于以耀德,匪来观兵。
亟命止戈,无兹黩刑。不剿其类,戴我以兄。
屈膝请和,畏我威灵。
这段文字出自北宋诗人石介的《宋颂九首》中的第二首,赞美宋太宗赵炅的圣德与武功。从诗句来看,诗人通过“圣仁如天,恶杀好生”表达了对君主宽仁善良、反感杀伐之举的赞誉。而“于以耀德,匪来观兵”则展示了君主不依赖武力而是靠道德来影响民众和臣子的景象。
在“亟命止戈,无兹黩刑”中,诗人描绘了一幅和平图景,君主急令停战,不再有残酷的刑罚。接下来的“不剿其类,戴我以兄”则表达了对敌人的宽容与兄弟般的待遇。
最后,“屈膝请和,畏我威灵”展现了一种臣子对君主既敬畏又希望和解的情感。整首诗通过这些句子塑造了一个理想化的君主形象,强调了德治与武功相结合的理念。
从艺术层面来看,这些诗句采用了古典诗词中的押韵、平仄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流畅自然,富有节奏感。同时,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强化了主题的表现力。此外,诗中的意象也十分鲜明,如“圣仁如天”、“耀德”、“止戈”等,都是古典文学中常见的美好形象,增添了诗歌的审美价值。
南北行已久,怜君知苦辛。
万家同草木,三载得阳春。
东道听游子,夷门歌主人。
空持语相送,应怪不沾巾。
道贤齐二阮,俱向竹林归。
古偈穿花线,春装卷叶衣。
僧墟回水寺,佛陇启山扉。
爱别吾何有,人心强有违。
童年随法侣,家世本儒流。
章句三生学,清凉万里游。
云归龙沼暗,木落雁门秋。
长老应相问,传予向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