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草和味云·其四》
《秋草和味云·其四》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纷纷丛薄望秋零,莫怪征袍褪故青。

正藉绳芟订年历,漫因薆蔽怨骚经。

无情不分来飞蝶,同腐终羞托化萤。

未报春晖心岂死,寒荄有日吐芳馨。

(0)
鉴赏

这首诗《秋草和味云(其四)》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陈宝琛所作,通过对秋草的描绘,表达了深沉的人生哲理与情感。

首联“纷纷丛薄望秋零,莫怪征袍褪故青”以秋草凋零的景象开篇,暗喻人生的沧桑变化,即使征袍褪色也不应感到奇怪,暗示了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主题。

颔联“正藉绳芟订年历,漫因薆蔽怨骚经”进一步深化主题,通过秋草与时间、历史的关联,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借“订年历”与“怨骚经”隐喻人生历程中的规划与反思。

颈联“无情不分来飞蝶,同腐终羞托化萤”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秋草与飞蝶、萤火虫对比,强调了秋草在自然界的命运,虽无生命之感,却也经历了从生到死的过程,与飞蝶、萤火虫的命运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尾联“未报春晖心岂死,寒荄有日吐芳馨”则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收束全诗,虽然秋草在秋天显得枯萎,但并未失去生机,它期待着春天的到来,再次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这不仅是对秋草生命力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困境中保持希望与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秋草的形象,巧妙地融入了对时间、生命、希望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送蒋矩亭明府自庐陵移倅吴城

梁苑谁三绝,庐陵此一时。

风流才子政,香草美人思。

水尚西江饮,车应好雨随。

湖山新管领,多少画中诗。

(0)

赠宫詹张小浦同年,时典试江右·其二

为迓星轺想玉珂,巢痕重与话金坡。

依然画槛围杨柳,记得文窗绕芰荷。

蓬岛风光萦梦易,茅檐景象感怀多。

年来簪笔承明客,朝夕从容论若何。

(0)

严雪岑少尹《渔乐图》·其二

烂漫船头夹岸花,团圞儿女足生涯。

年来颇被樵青笑,卖得鱼钱付酒家。

(0)

十叠韵·其一

一霎毗蓝六种沦,岂徒黄土葬青春。

中山玄石酣忘死,南海红珊碎忽珍。

乍雨乍晴占不准,非烟非雾望难真。

莫嫌柳絮无情思,能替郊门帐饮人。

(0)

遇雨·其一

雨中病鹤太毰毸,山字肩高拥盖来。

值得齿随巾角折,红妆无数笑颜开。

(0)

和独漉堂怀古原韵·其二

酒坐歌阑怒有馀,芦沟残月雁声初。

神仙风气开秦汉,方物荒唐纪沐胥。

好士无金贞不字,亚夫抚剑术先疏。

自嫌面似先生黑,万里君门未上书。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