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隅鹿共蓬蒿宅,春首鹑悬薜荔衣。
鸡犬不妨名地肺,鸢鱼随处有天机。
曾希玄岳祠官选,别署茅山道士归。
出处浮云都散尽,可烦追较向来非。
城隅鹿共蓬蒿宅,春首鹑悬薜荔衣。
鸡犬不妨名地肺,鸢鱼随处有天机。
曾希玄岳祠官选,别署茅山道士归。
出处浮云都散尽,可烦追较向来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首联“城隅鹿共蓬蒿宅,春首鹑悬薜荔衣”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鹿与蓬蒿、鹑与薜荔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自然与生命和谐共生的意境。鹿在城隅的蓬蒿中自由自在,鹑则在春日的枝头悬挂薜荔,仿佛它们都是这片土地的主人。
颔联“鸡犬不妨名地肺,鸢鱼随处有天机”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隐逸生活的氛围。鸡犬在名山大川间自由生活,鸢鱼在水天之间悠游,暗示着诗人追求的是一种超越世俗、与天地自然相融合的生活状态。这里的“天机”不仅指自然界的规律,也暗含着人生的智慧和哲理。
颈联“曾希玄岳祠官选,别署茅山道士归”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仕途生涯的回顾与反思。他曾渴望成为玄岳(可能是指道教圣地)的祠官,但最终选择了归隐茅山,过上与世无争、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一转变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重新审视和对内心真正追求的回归。
尾联“出处浮云都散尽,可烦追较向来非”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无论是入世还是出世,所有的经历都已如浮云般消散,重要的是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对过往得失的释然,以及对当下生活的珍惜和满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哲学思考。
南圃秋香过,东篱菊未英。蓼花无数满寒汀。
中有一枝纤软、吐微馨。被冷沈烟细,灯青梦水成。
皎如明月入窗棂。天女维摩相对、两忘情。
斯言诚虚筌,遮眼漫盈纸。
冷暖当自知,此味如饮水。
谁肯落骄荣,还来共枯悴。
待渠转船头,著力与风值。
最怜气炎炎,可上不可下。
青天与白日,信有覆杯夜。
空林鸟雀喧,村巷牛羊窄。
童子候檐楹,喜此扣门客。
客来踏青苔,曳杖入林薄。
只许老梅官,谓我门无杂。
我贫无娱客,相视笑不止。
向来诸阮间,容我亦与此。
陶然见天真,客亦怜我醉。
罢休明复来,酒贱肯勤置。
不谓人间世,官居有此清。
山横犹倒影,鸟过忽遗声。
倦客方耽句,高人不治名。
夜寒云去尽,对面月华生。
对植是何年,岩岩挺寥廓。
风雷已屡起,霜雪终不著。
先生立其中,偃蹇相参错。
高标与秀气,鼎足冠伊洛。
想此堂成初,来贺纷燕雀。
醉哦渊明句,众鸟欣有托。
伟哉拔俗姿,闻见穷浩博。
钟鼎列珍玩,图史谐至乐。
小人辱忘年,高义见啸诺。
讵敢窥藩篱,庶遂饫糟粕。
南池俯空旷,倒影如衡霍。
乘月抱琴过,坐石幽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