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髻拢花梦半醒,重携枕簟向闲庭。
何处玉箫风送远,倚阑听。
趁着萤光看络纬,卷开珠网放蜻蜓。
不是夜长愁不寐,候双星。
低髻拢花梦半醒,重携枕簟向闲庭。
何处玉箫风送远,倚阑听。
趁着萤光看络纬,卷开珠网放蜻蜓。
不是夜长愁不寐,候双星。
这首明代诗人周永年的《山花子·夏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情趣的夏夜画面。首句“低髻拢花梦半醒”,通过女子低垂的发髻和半梦半醒的状态,暗示了夜晚的静谧与她内心的微妙情绪。接着,“重携枕簟向闲庭”写她带着寝具来到庭院,享受这份闲暇时光。
“何处玉箫风送远”以悠扬的玉箫声随风飘散,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让人感受到夏夜的清凉与远方的遐想。“倚阑听”则进一步刻画了她的专注与惬意,倚靠栏杆倾听这夜晚的乐章。
下片转向户外活动,“趁着萤光看络纬,卷开珠网放蜻蜓”描绘了她在萤火虫微光中观察纺织娘(络纬)和释放蜻蜓的场景,充满了童心与自然的亲近。最后两句“不是夜长愁不寐,候双星”,揭示了她并非因夜长而难以入眠,而是特意等待着天上的牛郎织女星相会,流露出淡淡的思恋情愫。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夜晚的生活片段,情感内敛而富有诗意,展现了作者对生活情趣的独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