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鸟已飞空自苦,池鱼虽美可长欺。
白君须发知多少,是我山斋睡熟时。
海鸟已飞空自苦,池鱼虽美可长欺。
白君须发知多少,是我山斋睡熟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名为《扇子诗》(其三十二)。通过这短小的四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独白和对生活状态的思考。
“海鸟已飞空自苦”,这里的海鸟象征着自由与远行,而“空自苦”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无法摆脱束缚、追求更高境界的无奈感受。海鸟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形成鲜明对比,是诗人心中的憧憬。
“池鱼虽美可长欺”,则是说即使池中的鱼看似美丽,但如果长时间地被蒙蔽和愚弄,那么这种表面的美好也失去了意义。这里的“池鱼”可能象征着世间的诱惑或表象下的真相,诗人提醒自己不要被表面的光鲜迷惑。
接下来的两句,“白君须发知多少,是我山斋睡熟时”,则转向内心世界。“白君须发”是指头发斑白,这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年老。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个人生命有限的感慨。而“是我山斋睡熟时”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归隐山林的生活状态,似乎是诗人对于未来的一种向往或退路。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由与时间的深刻思考,以及内心对于远离喧嚣、寻求宁静生活状态的渴望。
索居将永矣,浩然怀故都。
故都何处所,限此江与湖。
时时起望之,风波缅前涂。
独见双飞燕,连翩还我庐。
我庐有丛菊,近亦开几株。
恐从分别来,灵根日就芜。
请为语比邻,早把恶草除。
恶草除已尽,叹息复何如。
庭前两奇树,常有好容色。
年年遇霜雪,谁谓寒可易。
大道久已丧,末路多凉德。
狐裘已适体,谁念寒涂客。
古有延陵子,使还过徐国。
徐君骨已朽,信义逾感激。
解剑挂高树,至宝非所惜。
此士难再逢,四顾吾何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