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犀花散一山秋,更约清风作胜游。
笑傲幽香翻叶底,西来祖意在枝头。
没回互,兴悠悠,辽天鼻孔齐穿却,更嫌何处不风流。
本犀花散一山秋,更约清风作胜游。
笑傲幽香翻叶底,西来祖意在枝头。
没回互,兴悠悠,辽天鼻孔齐穿却,更嫌何处不风流。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由释慧性所作,以自然景象和禅意相结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首句"本犀花散一山秋"描绘了秋天山中花开的场景,仿佛犀牛角般的花朵散落在山坡,营造出秋日的宁静与丰饶。"更约清风作胜游"则借清风之约,寓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暗示超脱世俗的禅心。
"笑傲幽香翻叶底,西来祖意在枝头"两句,通过"笑傲"和"幽香",表达了对禅意的领悟和对自然香气的欣赏,"翻叶底"和"在枝头"则象征着佛法的深入和自然的启示。"没回互,兴悠悠"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悠然自得的心境,仿佛在禅定中与自然融为一体。
最后两句"辽天鼻孔齐穿却,更嫌何处不风流"运用奇特的比喻,将人的感知扩展到与天地相通,形象地表达出禅者无处不在的觉知和对世间万物的欣赏,以及对风流自在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以禅为骨,以自然为皮,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禅修境界和对生活哲理的独特见解。
一花怪结双青子,独蒂还藏两玉花。
薄相春工宁底巧,眼明初见雪枝斜。
士有当世志,谁肯专诗名。
自古巧文字,与道关废兴。
倾座听君语,雄辨穷粗精。
目中无全牛,肯綮技未经。
胡为趁风月,候虫相与鸣。
静夜诵佳什,泠然如梦醒。
瘦语自腴泽,险句自稳平。
譬彼有源水,随流作幽清。
奇抱叹皓首,败屋挑寒灯。
天运岂其然,人力非所能。
我读渊明诗,悠悠千古情。
衔觞岂好饮,采菊非餐英。
何时共皋益,赓歌在虞庭。
浮艳誇春苑,贞耐还秋花。
有菊与芙蓉,谁能分等差。
金蕊含朝晖,丹脸粲夕霞。
素商太冷淡,岁晚生光华。
诗人抱幽独,东篱爱天葩。
可惜亭亭姿,误以脂粉加。
知音须子期,知味须易牙。
临风慨千古,云海浩无涯。
佛繇西域渐中土,欲使群心皆鼓舞。
若颛梵语及胡书,昧者虽从明孰与。
其徒往往多材能,暗结时贤为外助。
远公自昔来庐山,誇逞莲花邀社侣。
吁嗟君子遭乱邦,舍此未知何处去。
迩来一行善记览,齧破乾坤寻历数。
或攻文苑掠芬香,辞则贯休笔怀素。
其馀曲艺与小诗,布在人间难悉数。
贤豪大抵多怜才,引致门墙无龃龉。
其人既重法亦尊,羽翼大成根本固。
我缘山谷见不远,缁褐憧憧尽愚鲁。
坐量此去朋党衰,纤缟焉能拒强弩。
去年有使自番阳,手藉一函来我所。
发函乃是缘槩书,千字满前云缕缕。
众人饱食已用心,欲噍伯英肥美处。
当时名士嘉其能,长序短篇联绣组。
因思幅员千万里,如师之能更几许。
以儒辅释日益多,何恤区区一韩愈。
《答缘槩师见示草书千字文并名公所赠诗序》【宋·李觏】佛繇西域渐中土,欲使群心皆鼓舞。若颛梵语及胡书,昧者虽从明孰与。其徒往往多材能,暗结时贤为外助。远公自昔来庐山,誇逞莲花邀社侣。吁嗟君子遭乱邦,舍此未知何处去。迩来一行善记览,齧破乾坤寻历数。或攻文苑掠芬香,辞则贯休笔怀素。其馀曲艺与小诗,布在人间难悉数。贤豪大抵多怜才,引致门墙无龃龉。其人既重法亦尊,羽翼大成根本固。我缘山谷见不远,缁褐憧憧尽愚鲁。坐量此去朋党衰,纤缟焉能拒强弩。去年有使自番阳,手藉一函来我所。发函乃是缘槩书,千字满前云缕缕。众人饱食已用心,欲噍伯英肥美处。当时名士嘉其能,长序短篇联绣组。因思幅员千万里,如师之能更几许。以儒辅释日益多,何恤区区一韩愈。
https://shici.929r.com/shici/lamtV1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