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缘槩师见示草书千字文并名公所赠诗序》
《答缘槩师见示草书千字文并名公所赠诗序》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古风

佛繇西域渐中土,欲使群心皆鼓舞。

若颛梵语及胡书,昧者虽从明孰与。

其徒往往多材能,暗结时贤为外助。

远公自昔来庐山,誇逞莲花邀社侣。

吁嗟君子遭乱邦,舍此未知何处去。

迩来一行善记览,齧破乾坤寻历数。

或攻文苑掠芬香,辞则贯休笔怀素。

其馀曲艺与小诗,布在人间难悉数。

贤豪大抵多怜才,引致门墙无龃龉。

其人既重法亦尊,羽翼大成根本固。

我缘山谷见不远,缁褐憧憧尽愚鲁。

坐量此去朋党衰,纤缟焉能拒强弩。

去年有使自番阳,手藉一函来我所。

发函乃是缘槩书,千字满前云缕缕。

众人饱食已用心,欲噍伯英肥美处。

当时名士嘉其能,长序短篇联绣组。

因思幅员千万里,如师之能更几许。

以儒辅释日益多,何恤区区一韩愈。

(0)
注释
佛繇:佛像。
西域:西部边疆。
渐:逐渐。
中土:中原地区。
颛:专一。
梵语:梵文。
胡书:胡地文字。
昧者:不明事理的人。
材能:才能。
暗结:秘密结交。
时贤:当代贤人。
外助:外部支持。
庐山:江西庐山。
誇逞:夸耀。
莲花:佛教象征。
社侣:同道朋友。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乱邦:乱世。
舍此:除了这里。
善记览:善于阅读。
齧破:深入探究。
乾坤:天地。
历数:规律。
文苑:文学领域。
掠芬香:汲取精华。
贯休:唐代诗人。
怀素:唐代书法家。
曲艺:各种技艺。
小诗:短诗。
悉数:一一列举。
贤豪:贤能人士。
怜才:爱惜人才。
门墙:门下。
龃龉:矛盾。
法亦尊:佛法也受尊重。
羽翼:影响力。
根本固:根基稳固。
山谷:地理障碍。
愚鲁:愚钝。
坐量:预计。
朋党:政治集团。
纤缟:细薄的丝织品。
强弩:强劲的弓箭。
番阳:古代地名,今江西鄱阳。
手藉:亲手携带。
伯英:指东汉书法家张芝。
肥美处:精华之处。
嘉其能:赞赏他的才能。
长序短篇:长篇短文。
联绣组:连篇累牍。
幅员:地域范围。
如师之能:像他的才能。
更几许:又有多少。
儒辅释:儒学辅助佛教。
日益多:越来越普遍。
何恤:何必忧虑。
区区:小小的。
韩愈:唐代文学家。
翻译
佛像从西域渐渐传入中原,想要激发大众的热情。
如果只专注梵语和胡书,不明就里的人即使跟随光明又能怎样。
他的门徒通常多才多艺,秘密结交当代贤人作为外部支持。
远公自古以来就在庐山,夸耀莲花邀请同道朋友。
哎,君子身处乱世,除了这里,还能去哪里呢。
近来他广泛阅读,深入探究天地间的规律。
有时他攻读文学,汲取精华,如贯休、怀素的笔墨。
其余的技艺和小诗,散落在人间难以尽数。
贤能之人大多爱才,他门下没有矛盾冲突。
此人既重视佛法又尊重人才,根基稳固。
我因山谷之阻,未能深识,只见僧俗皆愚钝。
预计这样的环境,朋党势力会减弱,怎能抵挡强弩。
去年有使者从番阳来,带来一封书信到我这里。
打开信封,里面是概要文章,字字如云,内容丰富。
众人已饱读诗书,期待品味其中精华。
当时的名士赞赏他的才能,长篇短文连篇累牍。
由此想到广袤的疆域,像他这样的才能又能有多少。
儒学辅助佛教的风气日盛,何必忧虑小小的韩愈。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李觏所作,题目为《答缘槩师见示草书千字文并名公所赠诗序》。诗中流露出作者对佛学及西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深刻理解,同时也展现了当时文人间的交游与文学创作的情况。

“佛繇西域渐中土,欲使群心皆鼓舞。”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文化从西域传入中土,希望它能够激励和启迪人们的心灵。

“若颛梵语及胡书,昧者虽从明孰与。” 在这里,作者提到了梵文(梵语)和胡人的文字,即印度的佛教经典和西域的文献。诗人认为即使是愚昧无知的人,也能从中获得启示。

“其徒往往多材能,暗结时贤为外助。” 这几句描绘了一些才华横溢、能够帮助当世贤达的人物形象,他们在背后支持着时代的杰出人才。

“远公自昔来庐山,誇逞莲花邀社侣。” 远公可能是指一位隐居在庐山的高士,他用美丽的莲花比喻自己的修养,并吸引同道者加入。

“吁嗟君子遭乱邦,舍此未知何处去。”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身处动荡时世的君子们的担忧,他们如果离开这里,又不知应该前往何方。

接下来的几句:“迩来一行善记览,齧破乾坤寻历数。或攻文苑掠芬香,辞则贯休笔怀素。” 描述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古籍的深入研究。

“其馀曲艺与小诗,布在人间难悉数。” 这句话强调了诗人广泛的文学成就,他的作品散布在世间,不胜枚举。

后面的几句:“贤豪大抵多怜才,引致门墙无龃龉。其人既重法亦尊,羽翼大成根本固。” 描绘了一种文人的理想状态,即文学和道德的双重追求,使得个人品格和社会地位都得到巩固。

最后,“我缘山谷见不远,缁褐憧憧尽愚鲁。坐量此去朋党衰,纤缟焉能拒强弩。”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周围环境的观察和内心的自省,以及面对复杂社会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困惑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佛教文化、西域学术以及文学创作等多个层面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广博的知识储备和深邃的思想境界。同时,它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状况的关注,以及对于文人交游和个人修养的重视。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次韵德符曾家池上四诗·其一

凉雨霏霏肃径沙,芰荷无数拥烟霞。

幽人不受市朝挽,竟日池边藉落花。

(0)

雪霁月明独步梅花下

雪晴月白梅花芬,朗行恍在琼瑶京。

光摇灿灿玉宇净,香浮霭霭银河明。

乾坤元气正澄澈,林峦景色何晶荧。

风神顾我精爽逼,襟怀顿觉尘嚣清。

凭高忽尔发长啸,千山响振鸾凤鸣。

夜深一望五湖白,何当跨鹤游蓬瀛。

(0)

挽周祖文

蠲辰临远日,祖奠彻中楹。

寒月铭旌影,霜风晚铎声。

夜台无晓日,泉路断回程。

已矣生前事,空劳问代耕。

(0)

春日杂兴十五首·其十四

春华杂丹素,芳心馥椒兰。

蝴蝶采其荣,交飞密为团。

轻须卷丝绪,弱翅剪冰纨。

栩栩婉有容,飞飞闲可观。

深丛密依倚,曲径恣盘桓。

日昃芳气消,露晞黄粉乾。

繁华未零落,幽意已阑珊。

(0)

春日杂兴十五首·其八

虚怀湛秋水,拳石枕寒沙。

上栽九节蒲,依倚复攲斜。

寄怀曲几稳,发秀终年嘉。

细根散苍髯,巨柢蟠青蛇。

玉篦莹故叶,剑铓长新芽。

融怡谢阳光,滋泽非露华。

洁贞宛相适,吹嘘曾不赊。

乃知元气游,吻合大道涯。

生生无间断,在在均迩遐。

阴骘有异禀,朗应无尔差。

故兹灵药材,见重长年家。

宁如溱洧赠,复异洛阳花。

臭腐荐高腴,夭冶扬芬葩。

栽培剧彫楮,徂谢迅飞霞。

韶光瞬息移,不得延豪奢。

(0)

和仲武苦雨见寄

君来通川居,朱门荫重屼。

近闻值霖雨,匝舍野水淙。

平地忽浩瀚,顿足疑涉江。

猛风利如刀,触纸无完窗。

朝釜鱼头生,飘注旋抆缸。

仰收堕案书,俯拾短焰釭。

痴儿临缺湫,往往骇影双。

我亦有此患,漏榻绕屋扛。

块如失群鹄,感愤愁眉庞。

孤膺纷填噎,更甚两肘撞。

辱君大句投,华旗揭脩杠。

直欲却以心,不容苟且降。

森披汉殿戟,缥缈梵天幢。

苍惶短兵接,岂暇辄淬鏦。

区区苦吏役,展骥曾非庬。

强亦歌巴歈,跛鳖惭骊駹。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