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经宁藩故地有感》
《经宁藩故地有感》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颠冥侯度恣淫荒,白日枭鸣自不祥。

秽迹千年谁洗灭,本支百世自重光。

故基寂历生秋草,野鸟啁啾话夕阳。

人与惟仁天助顺,独留覆辙示兴亡。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经宁藩故地有感》,是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全诗以宁藩(即宁王朱宸濠)的历史事迹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对仁德之人的颂扬。

首联“颠冥侯度恣淫荒,白日枭鸣自不祥”描绘了宁藩在位时的荒淫无度,其行为如同白日中的枭鸟鸣叫,不仅不吉利,也预示着他的结局。这里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宁藩的恶行比作不祥之兆,形象生动地揭示了他的罪行。

颔联“秽迹千年谁洗灭,本支百世自重光”则进一步阐述了宁藩的恶行难以抹去,即使过了千年,其污名仍会流传。同时,也暗示了宁藩家族的正统血脉虽遭此劫难,但终究会有重振之时,寓意着历史的循环与正义终将得以昭彰。

颈联“故基寂历生秋草,野鸟啁啾话夕阳”描绘了宁藩故地如今的荒凉景象,秋草丛生,野鸟在夕阳下低语,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繁华与今日的落寞。这一联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尾联“人与惟仁天助顺,独留覆辙示兴亡”总结全诗主旨,强调了仁德之人得到上天的帮助,历史的兴衰往往由人的德行决定。宁藩的覆灭,正是由于其背离仁德,最终导致了灭亡的命运。这一联既是对历史教训的反思,也是对后人的警示,提醒人们应以仁德为本,方能获得长久的繁荣与昌盛。

综上所述,《经宁藩故地有感》通过对比、象征、情景交融等手法,深刻揭示了历史的兴衰规律,以及仁德对于个人与国家的重要性,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历史咏叹诗。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浪淘沙.水仙

翠带恁横斜。冷艳清葩。淩波仙子自堪誇。

品格孤高谁可伴,只许梅花。潇洒淡烟遮。

洗净铅华。前身应是水为家。

石钵新裁香有韵,移向窗纱。

(0)

鹧鸪天.寄鹇、鹄两妹

两两红闺理绣针。绿窗香篆画帘深。

眼前花鸟描成谱,耳底松风写入琴。

人远近,信浮沉。天涯踪迹故园心。

五更归梦三秋恨,付与寒虫一夜吟。

(0)

浣溪沙

一抹青山晓雾遮。半塘春水画桥斜。

垂鞭无语听啼鸦。

玉笛声中飞燕子,秋千影里出桃花。

绿杨门巷是谁家。

(0)

洞仙歌

冻云泼墨,正酿寒时候。六出飞花满岩岫。

似瑶台仙子、碎剪琼霙,看顷刻,世界琉璃装就。

玉龙谁唤醒,起舞迥风,鳞甲纷纷扑窗牖。

消息问南枝,漏拽春痕,笑梅影、也如人瘦。

且独拥、熏炉倚妆台,道日暮、天寒早停针绣。

(0)

菩萨蛮.帘影

撩人花气浓于雾。风回蓦地留香住。深院昼垂垂。

妨他燕子归。游丝闲未定。似织回文影。

蝴蝶忽飞来。波痕荡漾开。

(0)

疏影

千回百折。顿悲来满臆,甚于针刺。

酸上心头,泪下襟头,寸肠浑似梭织。

愁时怕把啼痕揾,越揾住、越和愁结。

算生来、瘦骨柔魂,禁得几番悽恻。

懊恼邻家儿女,话黄昏妮妮,添助萧瑟。

倚枕摩挲,梦又惊残,欲睡何曾睡得。

深宵万种柔情绪,只一点、夜灯知悉。

道无人、说与愁思,量取画裙宽窄。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