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兔何纵横,大地遍荆杞。
干戈何扰攘,谁洒河山耻!
蒿目战争场,相持鹬蚌死。
忆昔炽彝氛,荡乱将一纪。
何期不逾时,西粤纷刀矢。
小丑任跳梁,蔓草渐迤逦。
无计靖妖魔,一埽逃穴蚁。
提帅百战孤,吁天拊髋髀。
宫傅陨大星,狼烟何日止?
悲哉沙虫军,鸢旗屡屡靡!
继之山左饥,泗决没田里。
呼山庚癸哀,横流奔马驶。
羽书驰九阍,群臣魂魄褫。
议赈杼柚空,顾表恐失里。
况复艇寇肆,沿海啜脂髓。
更逢大厉秋,爨骸将命抵。
吁嗟世事乖,丝棼孰得理?
努力报清时,长城帝所倚。
狐兔何纵横,大地遍荆杞。
干戈何扰攘,谁洒河山耻!
蒿目战争场,相持鹬蚌死。
忆昔炽彝氛,荡乱将一纪。
何期不逾时,西粤纷刀矢。
小丑任跳梁,蔓草渐迤逦。
无计靖妖魔,一埽逃穴蚁。
提帅百战孤,吁天拊髋髀。
宫傅陨大星,狼烟何日止?
悲哉沙虫军,鸢旗屡屡靡!
继之山左饥,泗决没田里。
呼山庚癸哀,横流奔马驶。
羽书驰九阍,群臣魂魄褫。
议赈杼柚空,顾表恐失里。
况复艇寇肆,沿海啜脂髓。
更逢大厉秋,爨骸将命抵。
吁嗟世事乖,丝棼孰得理?
努力报清时,长城帝所倚。
这首清代诗人郑用锡的《即事》描绘了一幅战乱频仍的社会景象。首句“狐兔何纵横,大地遍荆杞”以狐狸和兔子比喻乱世中的小人与暴政,暗示了社会动荡不安。接着,“干戈何扰攘,谁洒河山耻”表达了对频繁战争的忧虑,以及对国家荣誉被践踏的痛心。
“蒿目战争场,相持鹬蚌死”形象地描述了战争的胶着状态,如同鹬蚌相争,两败俱伤。“忆昔炽彝氛,荡乱将一纪”回忆过去长期的动乱,已经持续了十多年。“何期不逾时,西粤纷刀矢”表达了对和平未能持久的失望,战火又蔓延至广东。
“小丑任跳梁,蔓草渐迤逦”批评那些挑起战乱的小人,形势如蔓草般逐渐恶化。“无计靖妖魔,一埽逃穴蚁”感叹无法平息战乱,像驱赶蚂蚁一样驱逐敌人。“提帅百战孤,吁天拊髋髀”描绘了前线将领的孤独与无奈,他们仰天长叹,只能徒劳地捶胸顿足。
“宫傅陨大星,狼烟何日止?”表达对朝廷重臣的牺牲和战争何时能结束的期盼。“悲哉沙虫军,鸢旗屡屡靡”哀叹军队的困境,旗帜飘摇,战况惨烈。“继之山左饥,泗决没田里”描述了饥荒接踵而至,洪水泛滥,人民生活困苦。
“呼山庚癸哀,横流奔马驶”进一步渲染了灾难的严重性,如同洪水猛兽。“羽书驰九阍,群臣魂魄褫”形容紧急文书飞快传递,大臣们惊慌失措。“议赈杼柚空,顾表恐失里”指出国家财政紧张,连救济物资都匮乏,政府无力应对。
“况复艇寇肆,沿海啜脂髓”揭露海盗的侵袭,沿海地区深受其害。“更逢大厉秋,爨骸将命抵”描绘了瘟疫横行,人们的生命危在旦夕。“吁嗟世事乖,丝棼孰得理?”感叹世事混乱,无人能解。“努力报清时,长城帝所倚”最后呼吁人们要奋发图强,报效清平盛世,因为这是国家的依靠。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清朝末年社会动荡、战乱频仍、民生疾苦的严峻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和平统一的热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