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鹤峰访东坡故居》
《白鹤峰访东坡故居》全文
清 / 丘逢甲   形式: 古风

噫嚱乎嗟哉!

礼部尚书兼端明殿翰林侍读两学士,已降宁远军节度之副使,更令惠州与安置。

两徙合江楼,两迁嘉祐寺。

白鹤新居始经始,上梁文已成,凿井事兼纪。

堂名德有邻,邻者岂惟翟夫子?林行婆家酒何旨!

钓鱼有矶瞰江水。斋名思无邪,诗案可勿起。

亦有西湖可行乐,堤之桥之尤可喜。

已拟携家老于此,一住四年春睡美,奈何复遣落儋耳!

人言东坡仙果仙,人言东坡死不死。

东坡海外竟归矣,只因曾饱惠州饭,白鹤千年震遗址。

峨峨祠宇峰头峙,朝云有旁龛,过子亦从祀。

更祀稚川与元亮,先生可谓有邻已。

墨沼朱池尚宛然,我来访古秋城边。

文章光燄磨蝎避,耿耿奎宿方行天。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丘逢甲对苏东坡故居——白鹤峰的探访之作。诗中充满了对东坡先生的敬仰和感慨。开篇以惊叹语气,描述了东坡官职变迁及在惠州的生活,如“两徙合江楼,两迁嘉祐寺”,显示出其生活的动荡。接着提到新建的居所“白鹤新居”和相关活动,如“上梁文已成,凿井事兼纪”。

诗人以“堂名德有邻”表达对东坡高尚品德的赞美,暗示邻居如翟夫子和林行婆等人的影响。他想象在“钓鱼有矶瞰江水”的环境中,东坡的“思无邪”之志得以体现。他还提及西湖的美景,表达了对东坡在此地生活的向往。

然而,诗的转折点在于东坡被贬至儋耳,诗人感叹“奈何复遣落儋耳”。接下来,诗人引用“东坡仙果仙”、“东坡死不死”的传说,寓言东坡虽遭贬谪,但精神不死。最后,诗人描绘了东坡祠宇屹立于峰头,以及朝云相伴的景象,并提及稚川和元亮两位友人也一同受到祭祀,显示了东坡的人格魅力。

结尾处,诗人漫步在“墨沼朱池”间,感受历史遗迹,称赞东坡的文章照亮了黑暗,如同奎宿星辰般永恒。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是对东坡的追忆,也是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展现了丘逢甲对东坡的崇敬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丘逢甲

丘逢甲
朝代:清   字:仙根   号:蛰庵   籍贯:南武山   生辰:1864年~1912年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祖籍广东镇平(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猜你喜欢

辋川集二十首.栾家濑

濑声喧极浦,沿涉向南津。

汎汎鸥凫渡,时时欲近人。

(0)

辋川集二十首.文杏馆

迢迢文杏馆,跻攀日已屡。

南岭与北湖,前看复回顾。

(0)

赠侯山人

一见清容惬素闻,有人传是紫阳君。

来时玉女裁春服,剪破湘山几片云。

(0)

曲江池上

殷勤春在曲江头,全藉群仙占胜游。

何必三山待鸾鹤,年年此地是瀛洲。

(0)

芭蕉

一种灵苗异,天然体性虚。

叶如斜界纸,心似倒抽书。

(0)

和裴端公枢芜城秋夕简远近亲知

岁积登朝恋,秋加陋巷贫。

宿酲因夜歇,佳句得愁新。

尽日凭幽几,何时上软轮。

汉廷风宪在,应念匪躬人。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