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笛》
《闻笛》全文
唐 / 赵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谁家吹笛画楼中?断续声随断续风。

响遏行云横碧落,清和冷月到帘栊。

兴来三弄有桓子,赋就一篇怀马融。

曲罢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飘空。

(0)
注释
画楼:雕梁画栋的楼阁。
遏:止住。
碧落:天空。
道家称天空为碧落。
清:清越。
形容笛声清悠高扬。
帘栊:挂着帘子的窗户。
三弄:指《梅花三弄》。
桓子:晋朝的桓伊。
马融:汉朝人。
有《笛赋》一篇。
尚:还。
翻译
是谁在美丽的楼阁上吹笛子?悦耳的笛声随着轻风断断续续传来。
当笛声嘹亮时,就像横在碧蓝的天空上阻遏来往的浮云。当笛声清和时,就像随着冰冷的月光照进我的床里来。
笛声优美,就像当年桓伊随兴所至为王徽之奏的三首曲子;而曲调的优雅更让人想起马融的笛赋中所用的词句。
一曲吹毕,不知道吹奏的人是否还在画楼上,而那嘹亮的笛声却好像还飘荡在空中,久久淡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在夜深人静之际,听到了来自远处楼阁中悠扬的笛声。这种环境和氛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

"断续声随断续风"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笛声与夜风相互缠绕,仿佛在空中起舞,一阵紧、一阵松,让人听后不由自主地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尽的遐想。

"响遏行云横碧落"则进一步描写了笛声如何穿越云层,跨过那如画一般的山谷,声音似乎随着云海飘逸,带给人一种自由自在、超凡脱俗的感觉。

"清和冷月到帘栊"这句话中,"清和冷月"不仅形容了月色,更暗示了一种淡远之美。"到帘栊"则是指那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室内,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

接下来的"兴来三弄有桓子,赋就一篇怀马融"表明诗人在听笛声时,被激发了创作欲望,用古代文学家桓灵芝和马融为例,写下了一篇怀念古人的文章。这也从侧面展示了诗人对音乐与文学的深厚情感。

最后两句"曲罢不知人在否,馀音嘹亮尚飘空"则是说,当笛声渐渐停止时,诗人也不确定那吹奏者是否还在,而留下的余音却依旧回荡在空中,似乎有一种生命力,久久不散。这也许反映了诗人对音乐的无限留恋,以及那种美好的瞬间难以忘怀。

整首诗通过对夜笛声的描写,展示了一幅夜晚的意境画卷,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情感流动,是一首充满了诗意和音乐美的佳作。

作者介绍
赵嘏

赵嘏
朝代:唐   字:承佑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生辰:约806年——约853年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猜你喜欢

对梨花

素香寂寞野亭空,不似秋千院落中。

卧对一枝愁病酒,清明今日雨兼风。

(0)

二美人图

半晌无言却敛眉,玉簪斜堕翠鬟欹。

相逢莫说伤心事,才入深宫自得知。

(0)

感怀·其十一

善斗须扼吭,善战须抟膺。

楚不都关中,卒为汉所倾。

洛阳非用武,况乃居彭城。

曹公失荆州,致使吴蜀争。

五马渡江南,神孙终莫平。

元师破襄阳,宋社忽已更。

制胜在得势,勿云险可轻。

(0)

到江西省看花次韵四首·其一

青丝茵褥是柔莎,白苎衣裳胜绮罗。

千树桃花红一色,春光谁道不须多。

(0)

江村杂兴·其五

东瀼复西圻,村村可钓矶。

草于烟处密,花较雨前稀。

小管催莺出,疏帘待燕归。

伤心新柳色,犹妒旧罗衣。

(0)

楚宫夏词拟张籍

渚宫四面芙蓉开,碧水晴摇冰井台。

玉壶蔗浆光满满,当昼君王频赐来。

云绡半幅凉钗滑,援琴向风弹《白雪》。

冷玉屏开十指寒,输却鸾篦戏相夺。

吴绫画扇镇长新,肯信年年有炎热。

不愿生入蓬莱峰,愿妾世世居王宫。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