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吹笛画楼中?断续声随断续风。
响遏行云横碧落,清和冷月到帘栊。
兴来三弄有桓子,赋就一篇怀马融。
曲罢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飘空。
谁家吹笛画楼中?断续声随断续风。
响遏行云横碧落,清和冷月到帘栊。
兴来三弄有桓子,赋就一篇怀马融。
曲罢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飘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在夜深人静之际,听到了来自远处楼阁中悠扬的笛声。这种环境和氛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
"断续声随断续风"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笛声与夜风相互缠绕,仿佛在空中起舞,一阵紧、一阵松,让人听后不由自主地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尽的遐想。
"响遏行云横碧落"则进一步描写了笛声如何穿越云层,跨过那如画一般的山谷,声音似乎随着云海飘逸,带给人一种自由自在、超凡脱俗的感觉。
"清和冷月到帘栊"这句话中,"清和冷月"不仅形容了月色,更暗示了一种淡远之美。"到帘栊"则是指那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室内,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
接下来的"兴来三弄有桓子,赋就一篇怀马融"表明诗人在听笛声时,被激发了创作欲望,用古代文学家桓灵芝和马融为例,写下了一篇怀念古人的文章。这也从侧面展示了诗人对音乐与文学的深厚情感。
最后两句"曲罢不知人在否,馀音嘹亮尚飘空"则是说,当笛声渐渐停止时,诗人也不确定那吹奏者是否还在,而留下的余音却依旧回荡在空中,似乎有一种生命力,久久不散。这也许反映了诗人对音乐的无限留恋,以及那种美好的瞬间难以忘怀。
整首诗通过对夜笛声的描写,展示了一幅夜晚的意境画卷,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情感流动,是一首充满了诗意和音乐美的佳作。
素香寂寞野亭空,不似秋千院落中。
卧对一枝愁病酒,清明今日雨兼风。
渚宫四面芙蓉开,碧水晴摇冰井台。
玉壶蔗浆光满满,当昼君王频赐来。
云绡半幅凉钗滑,援琴向风弹《白雪》。
冷玉屏开十指寒,输却鸾篦戏相夺。
吴绫画扇镇长新,肯信年年有炎热。
不愿生入蓬莱峰,愿妾世世居王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