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催花雨,空濛洒径尘。
是林皆绽锦,无鸟不啼春。
客教修琴法,僮忙剪药晨。
小楼拈笔处,应不坐凡宾。
点滴催花雨,空濛洒径尘。
是林皆绽锦,无鸟不啼春。
客教修琴法,僮忙剪药晨。
小楼拈笔处,应不坐凡宾。
这首诗描绘了春雨中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首联“点滴催花雨,空濛洒径尘”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雨轻柔地滋润着大地,催开花朵,同时洗净了路上的尘埃,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颔联“是林皆绽锦,无鸟不啼春”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生机勃勃,无论是哪一片树林都如同锦绣般美丽,每一只鸟儿都在欢快地歌唱着春天的到来,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颈联“客教修琴法,僮忙剪药晨”则转而描写诗人的日常生活,客人教授他如何修习琴艺,童仆在清晨忙碌地剪取草药,这些日常场景中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技艺的追求。尾联“小楼拈笔处,应不坐凡宾”表达了诗人独自在小楼中创作时的纯净心境,暗示来访者在此刻已不再是普通的宾客,而是能够共享这份宁静与艺术之美的知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春雨带来的生机与诗人的内心世界,既有对外部自然界的赞美,也有对个人精神世界的探索,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和生活艺术的深刻感悟。
晚登高楼望,木落双江清。
寒山饶积翠,秀色连州城。
目送楚云尽,心悲胡雁声。
相思不可见,回首故人情。
红罗袖里分明见,白玉盘中看却无。
疑是老僧休念诵,腕前推下水晶珠。
亭榭跨池塘,泓澄入座凉。
扶疏皆竹柏,冷淡似潇湘。
萍嫩铺波面,苔深锁岸傍。
朝回游不厌,僧到赏难忘。
最称收残雨,偏宜带夕阳。
吟堪期谢朓,醉好命嵇康。
奢侈心难及,清虚趣最长。
月明垂钓兴,何必忆沧浪。
桂宫明月夜,兰殿起秋风。
云汉弥年阻,星筵此夕同。
倏来疑有处,旋去已成空。
睿作钧天响,魂飞在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