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梅欺雪,轻红照碧池。
小桃新谢后,双燕却来时。
香属灯龙客,烟笼宿蝶枝。
临轩须貌取,风雨易离披。
不学梅欺雪,轻红照碧池。
小桃新谢后,双燕却来时。
香属灯龙客,烟笼宿蝶枝。
临轩须貌取,风雨易离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其中蕴含着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诗人通过“不学梅欺雪,轻红照碧池”一句,以比喻的手法将杏花与梅花相比较,表明杏花的独特之处,它不像梅花那样纯洁而冷艳,而是以轻盈的红色映照在清澈的水面上,展现出春天温柔的气息。
“小桃新谢后,双燕却来时”则描绘了时间流转和季节更迭,小桃花虽已凋零,但这只是春天序曲的一个段落,因为随着小桃花谢去,双燕归来,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香属灯龙客,烟笼宿蝶枝”一句中,“香属”指的是杏花的芬芳之气,而“灯龙客”则是对蜡烛光芒如游龙般摇曳的美妙描绘。“烟笼”形容春日轻雾氤氲,而“宿蝶枝”则展现了蝴蝶在花枝间宿息的情景,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细微之处的观察与感悟。
最后,“临轩须貌取,风雨易离披”一句中,“临轩”意味着行将临近或准备出发,而“须貌取”则是指要珍惜和捕捉眼前美好的瞬间。诗人通过“风雨易离披”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变化无常的天气(可能是春日的风雨)的担忧,以及在这变幻莫测中保持情感和记忆不被打散的愿望。
整首诗以杏花为主,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季节更迭以及自然美景的深刻领悟。
山屐田衣六七贤,搴芳蹋翠弄潺湲。
九龙潭月落杯酒,三品松风飘管弦。
强健且宜游胜地,清凉不觉过炎天。
始知驾鹤乘云外,别有逍遥地上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