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松江、水遥山碧,清寒微动秋浦。
霜云霁色横无际,别鹄惊鸿无数。朝又暮。
听牧笛长吹,隐隐渔榔度。骚人才子。
既览物兴怀,浮游尘外,啸傲剧清思。人间世。
扰扰荣途要路。瀛洲琼馆安所。
轩裳何似渔蓑兴,萧散龙游鹤渚。须归去。
办双桨孤帆,云月和烟雨。江湖伴侣。
趁社橘初黄,汀葭馀翠,成我莼鲈趣。
泛松江、水遥山碧,清寒微动秋浦。
霜云霁色横无际,别鹄惊鸿无数。朝又暮。
听牧笛长吹,隐隐渔榔度。骚人才子。
既览物兴怀,浮游尘外,啸傲剧清思。人间世。
扰扰荣途要路。瀛洲琼馆安所。
轩裳何似渔蓑兴,萧散龙游鹤渚。须归去。
办双桨孤帆,云月和烟雨。江湖伴侣。
趁社橘初黄,汀葭馀翠,成我莼鲈趣。
这首宋词描绘了泛舟松江的秋日景象,诗人林正大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水碧绿、山色青翠的清新秋景。"霜云霁色横无际,别鹄惊鸿无数",通过云雾消散后的开阔景色和飞翔的鸟群,营造出宁静而生动的画面。接着,笛声悠扬、渔歌隐约,引发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骚人墨客的清高情怀相契合。
"人间世,扰扰荣途要路"一句,对比了尘世的纷扰与渔夫的逍遥,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轩裳何似渔蓑兴"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渔家生活的推崇,视官场为不如渔舟上的自由自在。最后,诗人决定回归自然,"办双桨孤帆,云月和烟雨",期待在江湖中过上与鸥鹭为伴的生活,享受橘黄汀翠的美景,寻找如莼鲈般的闲适乐趣。
整首词以松江秋泛为背景,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理想境界。
凤林诗老,爱云岩鹤涧。两屐孤篷岁寻遍。
把英雄儿女,白石清泉,研秋露,细向松窗编纂。
兹丘原胜地,往迹千年,不共昆明劫灰变。
怎我梦来时,水走峰移,似一夜、铎声驱转。
倒不如、卧向卷中游,还识得庐山,旧时真面。